弟弟能起身后您自己看,是再在这边看着,还是去镇上找郎中瞧瞧~”
边说,边手不停的抓药,把药递给了妇人。
妇人立马拿药,按沈槐说的去熬了。
中午,安伯带几个孩子去隔壁吃午饭了。
沈槐不停的用温水帕子,给小孩擦拭额头、腋下、和手心脚心。
可能物理降温让孩子好受了一些,一碗药都喂下去立马就睡了。
安伯他们吃完回来了,给妇人带了两个玉米面馒头,和一点咸菜夹在馒头里。
钱芍给沈槐带了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水煮蛋,应该是她自己的饭食里省下来的。
沈槐接过馒头,把水煮蛋给了妇人。
妇人看着馒头和鸡蛋,压抑着声音呜咽起来。
妇人把鸡蛋放到了旁边。
吃完了馒头,去隔壁庙里借了一把米,用刚刚熬药的炉子熬了点米粥。
沈槐吃完馒头回去了一趟,又吃了点不好吃的碴子饭。
不然会饿!
吃完了之后,依旧跟他们一起用棍子在地上练字。
那妇人在旁边看着粥,好奇的看着那几个锦衣的孩子。
安伯和那妇人拉起了家常:
“大娘子是哪里人啊?”
“阿哟!大叔,可当不起大娘子的称呼。
我是隔壁来水村的,离这儿五六里路。”
沈槐:咋滴~缺水的地方取村名都喜欢带‘水’字儿?
“哦!抱着孩子走过来不容易啊!
家中还有什么人啊?孩子爹呢?”
“哎!说来话长~
我身子不中用,前头生了四个女子,除了大丫都没活得成。
我男人嫌我不中用,还好生了狗儿,不然都没脸见人了!
狗儿身子也不大好~
我男人!他。。。
哎!不怪他,怪我自己不争气啊!”
“哎!都是苦命人啊~
放宽心,娃吃了药很快就没事了。”
沈槐:又一个‘狗儿’。。。
然后两人又絮絮叨叨的,低声说了很多家长里短。
转眼日昳时分了。
沈槐又一次进去看时,那狗儿醒了。
沈槐号了脉摸了摸额头和颈动脉,松了口气烧已经退了。
让孩子喝了一大碗温水,孩子浑身也不抽搐了。
过了一会儿,在沈槐的示意下把粥和鸡蛋吃了,刚吃完精神立马上来了。
狗儿娘抱着狗儿,激动得又哭又笑。
沈槐看状态稳定了,就询问狗儿娘:
“要不要去镇上找郎中,狗儿这会儿已经好多了。
或者歇一晚,明日到镇上也撑得住。”
“不用了!不用了!就请小大夫抓药吧。
谢谢小大夫救了我狗儿的命~!
多少诊金也算一下,还有中午的馍和孩子的粥蛋。”
妇人感激涕零的哽咽道。
“诊金十文、草药五文,吃食的钱就不需要了。
您今天运气好,给您吃食的,是这几位好心的城里小姐少爷。
另外还需吃两幅药,这边给两文就行~
因为两幅药里,除了包给您的这一味这个季节没有,另外四种去田埂上和河边都有。
我告诉您各采多少,回去怎么弄就行,总共十七文。”
“小大夫!才十七文?才十七文?!
谢谢您,谢谢您,还有谢谢各位少爷小姐,婶子多谢你们的大恩大德。”
说着就要跪下。
沈槐一看吓得跳了起来,安伯连忙扶着没让跪下来。
沈槐:这下跪是个什么阵仗!?
狗儿已经下了床,正好奇的看着几个城里人。
这孩子长了这么大,没见过穿这么好的小孩子,站在那边唆着食指楞楞的看着他们。
狗儿娘给了钱。
沈槐告诉了她,其他几位草药各摘多少,还有两副药什么时候吃。
然后把人送出了门,那妇人千恩万谢的走了。
“小五丫,你为何不直接给她抓药,要么就赠给她,就几文钱。”
沈槐一进来钱芍就问道。
七岁的秦颂也好奇,另外两个不知道好不好奇,反正睁着天真的眼睛也看着沈槐。
沈槐知道她是好心和同情心,叹了口气刚准备开口解释。
“小小姐,五丫不给她抓药,让她自己去采药~
是因为穷苦人家,能省一个钱是一个钱。
不赠药,是因为~
您是没有看见过,这十里八乡的人家啊,十有七八户都是这样的可怜人家捏~
哪可怜得过来哦!我好心的小小姐!”
安伯看着院墙外接过话说了。
钱芍和秦颂听了想了想,立马有些懂了,也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有人来看病的时候。
愿意的,沈槐就给看,不愿意的,沈槐就不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