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这边吃饭,也到那边一起。
培训期间工钱就停了,等侍者上岗之后,也是五百钱一个月。
加上抽成,一两银子抽二十钱。
善好先端茶倒水迎客,月钱四百。
重新开门了,就给发月钱。
后面想做侍者,得把话练习利索了,找晚星姐姐教导一下再上岗。
董娘子和善好,不要住铺子下房了。
住到宅子里,阿旺不值守库房的时候,也是住到宅子里。”
槐生走之前又交代了一下,铺子里的三个人听了又连连磕头。
起身,就赶紧欣喜的开始整理。
槐生他们走后,武师帅夫妻二人,就过来帮忙整理了。
安排了库房管理的人,一会儿那边闲下来的又过来了几个人。
原本铺子里的三个人,一边干活儿一边哭,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温暖。
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大家要商议布庄和贵宾室,所有的人都没回去。
饭堂现在已经扩张了,是三间下房打通的。
大家坐在饭堂里,边吃边商量。
布庄的三个人,都云里雾里的:
吃这样的这饭食,还发工钱?
一直不发工钱也行啊~
反正都是死契。
第二日,槐生就带着王大哥和莫叔去找蓝夫人。
蓝夫人同意后,槐生就跟两人说:
“王大哥和莫叔,你们各驾一辆马车去慈善堂。
我们需要针线裁剪,和成衣布料的应侍。
除了侍者要年轻些的,别的只要有些手艺都行。
不拘男女,愿意学签了卖身契,就都带回来~”
“不拘男女?”
王大哥诧异道。
“按家主说的做~走吧~”
莫叔拍了拍王大哥,把他拉走了。
晚上拉回来了十个人,都还算齐整的,三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槐生给她们改名善来、善运、善缘,三个四十来岁的婶子,李婶、王婶、孙婶。
四个四五十岁的老兵,牛叔、潘叔、王叔、小莫叔。
槐生把莫叔和王大哥拉旁边,问道:
“我不是记得,还有好些更严重些的?”
“蓝夫人年前已经抽空,把严重的安排了两次,共计五十人到蓝家庄子上了。
他们过年时,也回了慈善堂的,现在可踏实了。”
槐生听了,心下就明白了。
估计蓝夫人上次见她,挑了四个只能养着的回去了,就有些过意不去。
应该特地抽空,安排掉一些人。
三个小姑娘,既做侍者又学针线,几个婶子也是打扫和轮流做饭。
小莫叔和王叔学针线,陆大哥听说之后也学起了针线。
三顿饭过后,大家便商议好了。
隔出来的三间,按卿月原先计划的,放镇店之宝和高级成衣。
接下来把所有的细节,大家商议好了之后,铺子里大家就开始忙碌开来。
加了人,布庄收拾点货记录,就快了很多。
三月底,绣工们开始开始做样衣。
利用颜色搭配和新颖的款式,把之前的一些布料运用起来。
又用高档布料做了几套精美的,槐生去了趟大凉。
还融合了一点,大凉美女子衣服的元素。
三月的镇店之宝,延迟了十天上的。
还上架了赶工的高档成衣,从一百两到几百两价格不等。
都大略的用针线,缝出了大体的样子。
有客人选后付一半款,根据身形再改。
跟镇店之宝一个路子,哪怕是同款式不同色系,都只有一件。
客人满意买单之后,当面烧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