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一众处长都快气坏了,见这家伙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有恃无恐,气得咬牙,不过现在势必人低,不得不陪着笑脸。
“史蒂芬先生,等你回去后,我个人送你一套茶具!”
王总熬不住了,率先打断史蒂芬,随后将话题转向风机,
“史蒂芬先生,咱们先谈谈合作的事,经过我们慎重研究决定再向贵公司让利,我们准备在张北风电基地画出一片地方给贵公司使用,未来十年收益可以全归贵公司!”
“很好很好,我感受到了您的诚意,中国人真是友善的朋友!”史蒂芬笑着称赞,绝口不提技术的事。
人资处的李处长小心翼翼接话道,“史蒂芬先生,我们提供风电场地让贵公司收益,还是希望贵公司在低电压穿越能力这些技术上能和我们达成一项合作协议,这价钱好商量!”
在场众人心一下揪紧了,紧紧盯着史蒂芬,说到正题了,不知道这个史蒂芬能不能答应。
所有人大气都不管喘一下,在心底无比渴望,无比希望史蒂芬能看在公司让利这么大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妥协。
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史蒂芬脸咻地严肃起来,态度坚决的摇头,
“各位领导,技术的事昨天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我们维斯公司的机密,是不可能转让的!”
“史蒂芬先生,我们愿意用市场换你们的技术还不行吗?我记得几年前我们国家和你们国内其他公司有过这种合作的先例!”有处长急了,连忙说道。
技术换市场,在几十年前还是一个挺热的名词,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前期各项技术都落后国外,甚至用天堑之别形容也不过分。
这也是当初好多人留学学成后没有回国的原因,国外的繁荣经济,先进技术,让当时的中国望尘莫及,很多人出去感受后就对国家绝望了,选择留在国外发展。
但是有更多人选择归国报效祖国,他们隐姓埋名,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弯道超越。
当时的中国虽然技不如人,但是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海量廉价密集的劳动力,国外商业巨头瞄准了中国市场。
当时一些有远见的人就提出用市场换取一部分技术。
国外公司想进入中国发展,需要提供一些技术,当时国外公司不是没考虑过中国人发展起来的事,但当时中国都是要求他们提供落后一代的技术。
这些国外公司觉得靠着一些落后快淘汰的技术,中国不可能有什么发展,而他们可以凭这些换取中国庞大的市场,赚得盘满钵满,于是就欣然答应了。
可谁也没想到,中国人靠着忍耐力,持之不懈努力,几十年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付出无数辛劳,实现技术国产化,而且尖端技术已经赶超国外公司。
后来国外公司意识到中国人恐怖的学习能力后,个个大惊失色,于是在后来中国想用技术换市场,外国人绝不答应。
他们还用各种方法打压中国高科技,按照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国外公司在技术上对中国封锁只会愈演愈烈。
所以史蒂芬听到中国人想得到他们公司的风电技术,坚决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