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冀明听得有些迷惑,汉子换了个说法,
“这样跟你说吧,传统的风电场每个风机都说自己的语言,各说各话,语言不通,接入电网后调度听不懂,也不能第一时间听到。”
“所以咱们第一步做的就是打破语言壁垒,使风电厂内每台风机信息都能实时同步传送,所有风机都听调度的命令,打好统一语言的基础后,将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厂并网提供技术参考和铺垫。”
“到时候实现电网和风电厂之间的数据无缝衔接,交流顺畅,风电将会变成和火电这些常规电源一样的稳定电源,而且还具备火电不具备的优势,在参与调频调峰上,比火电这些传统能源响应更快、更经济,到时候风电这种新能源发出来的电将一雪前耻,由垃圾电变为优质电。”
汉子自豪地说道。
冀明这才明白过来,对风电厂的电力建设者越发敬佩,他们的目的是将风电这种不稳定的垃圾电变成稳定的优质电,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做铺垫。
风电场的电力建设者不仅立足当下,更展望未来,他们雄心百倍,立足长远。
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子跑了过来,“王工程师,有一个外国的风电厂商想要将风机装在咱们这里,得您去把一下关。”
“好,我这就去。”汉子连忙点头,也顾不得和冀明说话,连忙快步向前走去。
冀明也跟上去,悄悄向青年问道,“小哥,这位是工程师啊?”
“你不知道吗?我看你们刚刚好像在聊天啊?”青年很惊讶,见冀明一脸无辜的表情,当下笑道,
“不错,他是工程师,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王胜,他专门从北京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风电安装的一系列问题,我听人说,王工程师曾经立下誓言,不把这里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风电厂,他绝不回去。”
青年小声说道。
冀明心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跟着王胜来到风电厂。
冀明之前了解过,风电场分为两个厂,小东梁风电厂和孟家梁风电厂,其中小东梁风电厂是示范区,全部由2兆瓦的双馈风机组成。
而孟家梁风电厂则是试验区,试验区内安装了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的最新机型,比如垂直轴风机、2.5兆瓦的永磁直驱型风机,3兆瓦的大容量永磁直驱性风机等等。
通过试验区内各种型号的风机安装,将为各种型号风机的并网情况积累试验数据,并分析运行性能,为将来风电发展积累大量成熟经验。
冀明脑中快速掠过风电厂的简要介绍,他抬头发现王胜正往孟家梁风电厂去。
等他跟着王胜赶到,在一排简易活动板房前看见两个高大的外国人,尤其是领头的外国人,更令冀明一愣,满脸错愕,
“怎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