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师傅笑着向秦舒瑶他们介绍。
大家聊完后,碰上在外面调查刚折返的阿里数据中心前期调研小组。
领头人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穿着休闲服,脚上裹满污泥,裤腿溅满泥点,看起来很狼狈,但眼镜后的双眸炯炯有神,颇有知识分子气质。
看到冀明他们,来人眸子一亮,连忙上前握手,
“您好,我是阿里数据中心研究组的工程师,我姓马,叫我马工就行。”
“马工您好。”秦舒瑶礼貌问好,双方寒暄后便在大队会议室坐定,双方探讨数据中心在德胜村选址问题。
马工显然是个实干派,摊开手中写的厚厚调研报告,开门见山道,
“秦工,我们已经在周围考察几天了,国内有好几个地方满足数据中心建设的自然环境要求,不过我们更侧重选择张北这里。”
“这其中原委还是在你们冀北电力上,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我们每天消耗的电能是海量的,主要是在数据运转时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多种手法降温,当然在技术上,我们是有一些先进手段的。”
马工顿了顿,喝口水,而后滔滔不绝介绍他们的工艺,
“比如我们准备引进特殊的绝缘冷却液帮助仪器降温,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大幅度优化电源内部结构,降低系统电力损耗,还有一系列改进的节能技术都会应用在这里,不过……”
说到这里,马工停顿片刻,视线在手中写的调研结果上停留,随后才开口,
“尽管我们采用很多节能技术,但是对电量的需求依旧很恐怖,尤其是我们现在推进绿色低碳,在能源供应上,同样有要求,如果能扎根德胜村周围,利用周围的光伏绿色电为我们提供电能,我相信绝对能说服总部,这也是我要向秦工请教的地方,这方面你们冀北电网人是专家。”
马工微微一笑,满脸期待。
秦舒瑶顿觉压力山大,她明白马工的意思,想要说服阿里总部将数据中心地址选在这里,就看她们电力人如何提供可靠绿色电力供应,所幸她在来之前做了充足准备。
秦舒瑶深吸一口气,压下紧张的情绪,将准备好的材料摊开,粗略扫了一眼,向马工介绍电网人准备建设的配套工程。
“我们电网人早就谋划,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交直流配电网技术,也就是柔性直流在配电网中的智能化应用,这是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建设成功后将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电能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你们要求的新能源可靠供电,交直流混用。”
“而要实现你们对电能供应的要求,必须在配电网中配置一个智能管家,将电力用户个性化负荷、不同形式新能源由简单的交流接入电网转变为按各自特征智能接入电网。”
“这个智能管家是核心,在我们这里智能管家叫做柔性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