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试了,我在里面把以前应对处理方法都试了个遍,都不成功。”
总工脸上愁云密布,说出最不想说的话,土质问题不解决甚至会影响整个工程,这就不是简单的延迟工程进度,而是张北换流站能不能在这里建设的问题。
这下在场所有负责人都着急起来,他们商量后立刻寻找解决办法。
有的寻找老师傅,有的寻找高校实验室,用尽各种方法寻找破局之策。
可是几天后大家一商量,最后貌似唯一可以行得通的就是借助实验室研究,可是实验室研究耗时长,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完不成。
大家愁眉不展,麻脸经理最后拍板,一是派出得力助手去实验室抓紧走试验研究方案,二是形成报告向领导汇报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就在大家火急火燎时,冀明再次求助老宋。
老宋嘲讽道,“小子,你就不会开动脑筋吗?中国地大物博,什么样的地质没有?什么样的地质只有张北有,其他地方没有?当年都说朱鹮灭绝了,最后不也在秦岭地区找到了吗?更何况酸性土壤?”
“找同类型土质有什么用啊?”冀明还没转过弯来,迷迷糊糊。
“小子,笨死你得了,找到同类型土质,那里就没有任何工程吗?”老宋骂道。
这一句话不啻当头棒喝,冀明当即惊醒,而后马不停蹄召集人马翻找资料,就连麻脸经理他们都被找来当苦力。
冀明顾不得解释,只是催促大家抓紧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天四夜的熬夜苦战终于在新疆哈密找到了同类型土质的施工项目,正好是国网公司项目。
随后查阅国网公司建设的特高压站混凝土配比和回填配比数据,再参考试验核实数据,总工和助手在工作室连续奋战一个月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冀明是在实验室外等着总工出来的,一个月,总工满眼血丝,眼球外凸的样子快要爆出来,半张脸胡子拉碴,跟一个野人没什么区别,可是得到抗腐蚀性数据,他兴奋的大喊大叫。
工程重新回到正轨,可以继续建设。
现场再次恢复热火朝天的场景。
在施工现场,遇到重重困难,但是冀明他们不等不靠,通过智慧千方百计攻克难关。
除了打桩、土壤酸碱性问题外,他们又创新“立压机”,提升了施工效率。
提出阀厅钢结构插入式柱脚方案,解决了原剔除砼后与主筋焊接方式工作量大、难度大、效率低的弊端,降低施工难度,推进工程进度。
在土地基础工作完成后,就轮到了换流站建筑建设。
冀明认真研究图纸,了解到张北正负500千伏换流站分为交流工作区、直流设备区、主辅控制楼、地下电缆层、阀厅安装区几个区域,共占地159亩。
冀明看到难度较大的电缆铺设,立刻主动请缨。
直流场到主控楼的电缆是整个站内施工距离最长、弯度最多的一段,刚开始施工每天只能放五六根,如果按照这种进度,光铺设电缆就会耗费大量时间。
工程等不及,为了节省时间,冀明和电缆沟较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