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见到孙老头,都让人心旷神怡。
他端坐交椅,正色谏言。
“保圣躬、勤典学、操主权、时召对、肃纪纲、挽世风、惜老成、通言路、饬边防、苏民困。”
“保圣躬?朕恭安着呢”
其实原意应该是确保皇权,但看到老孙,木头人都有调笑的冲动。
老头咧嘴一笑,眼神却逐渐犀利。
“老臣的意思,正是先要圣上恭安”
校哥儿突然听懂了,后背一凉。
“你们,都撤下吧”
接下来的奏对,就无人知晓了。那一日新皇帝心情愉悦,无比舒畅。
大臣奏对,需要笔录。当值的涂文辅还是写出了一份精彩的对话。
这几日,大臣们都在表扬刘时敏说有翰林之才。校哥儿却认为,涂文辅真有大秘之才。
兵部尚书黄嘉善71岁了,举止颇有士人风骨。
校哥儿已经知道了,这位山东人,不是东林,也不是齐党。
他是一位实干家,以及,孤勇者。
“陛下问策,老臣胸中实无一策可用,惭愧不已”
“黄尚书劳苦功高”
老尚书摇了摇头,再抬头时,眼眶已红。
“我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2783所,两百多万兵。竟然打不过小小建奴,老臣这兵部尚书……,罪责难逃”
老人有心结。校哥儿无从安慰。
这两百万兵,早废了。老尚书不能说,他更不能。
末了,只是问了,军中而今可有什么大将可用。
老尚书说,戚少保有侄儿戚金,续练南兵,卓见成效;西南石柱宣尉司有白杆兵,最是勇猛。只因石柱世袭宣尉使马家,乃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世代忠勇。
其余,待九边将领的后起之秀了。萨尔浒,实在折损过大。
刑部黄尚书,黄克缵也七十岁了,面孔平实,言语直率。
他是福建泉州人,也是无党派人士。校哥儿又知道了。见过孙尚书后,他打通了任督二脉。
这位黄尚书长于营建治河,也执掌过兵部、工部。他的谏言很有见地。
“师夷人之技而制建奴?”
“臣乃闽人,乡人有飘扬过海往吕宋者。万历三十一年,弗朗机人于吕宋屠杀我大明侨民,闽人工匠纷纷逃生回乡,其中有工匠擅长于弗朗机人的铜体铁心铸炮之技。”
“臣请招募闽人工匠,铸炮以抗建奴”
“准!”
黄尚书举贤不避亲,举荐的两位都是福建泉州人。
山西左布政使,蔡复一;刑部郎中,洪承畴。
一轮奏对下来,校哥儿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他那位终日葛优躺的爷爷,虽然怠政。选的这批尚书,都有真才实干。
这么看,真不需什么内阁大臣。
算算尚书们的年龄,他们在一线岗位上,都被张居正调教过的吧?
另一边,校哥儿却低估了那些言官。
弹劾册封母妃这件事,他不接听,未接来电却一个接着一个。
“皇上既已登基,则庶母移宫之后,自当存以大体,捐其小过,若不以先前之言册封,恐使先帝无信,宫禁不安,亦非臣等建言之初心也。”
来电者,竟是东林喉舌左光斗,真魔幻。
“后宫无主,威福大权,莫听中涓旁落。”
意思是,后宫不交给庶母,难道听宦官的?
也有不同声音,借抨击李康妃来教育皇帝的。
“帝将成年,后宫空置,当提防不轨之心,武氏之祸,殷鉴不远……”
这话很隐晦,很欺负人。意思是,青春期少年,可能和后母们发生一些不能说的故事。
好像小皇帝真的“懂事”了一样。
所以,好脾气的校哥儿,竟然摔坏了一块端砚,摔得人尽皆知。
然后......
奉圣夫人并非什么特殊封号。
有明一朝,皇帝乳母,不是叫奉圣,就是叫侍圣夫人。诸如此类。
封奉圣夫人、赐诰命、冠服;其子荣封锦衣卫千户、故夫赠都督佥事;赐良田两千亩。
旨意,已在桌上了。
校哥儿揉了揉面孔,组织着表情。
客氏扭着蛇腰,走了进来。这些时日容光焕发,她拾缀得比那些嫔妃还要养眼。
“么么此次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