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的第一天,依旧是个雪天。
这一天的紫禁城被清扫得特别干净,屋檐上的积雪在哑光的紫禁红墙衬托下,深深浅浅的白,似乎也经过了设计,流露出一股新气。
值卫的大汉将军不多,但与以往很不同,一身金甲配上金色面罩,比原来更加浅薄,看起来却更加牢靠,因为这是真的护甲,不是以往刷金漆的样子货。
他们的眼神带有杀气,一看就知道正是战场上饮血归来的。他们身上穿着轻飘鼓胀的红色羽衣,搭配起来有点飘飘欲仙,据说这是御工坊新发明的羽绒填充戎服。
礼乐响起,净鞭声声,王朝气度,万象更新。
这是天启三年的正旦大朝会,熟悉的“万国来朝”剧本,与以往只有很小的不同,天差地别的不同。
礼乐声中,皇帝准时露面,步伐很大,很沉稳。他身披日月星辰,穿戴沉重的冠冕,依旧沉默,但却不再内敛。而是目光坚定,昂首挺胸。
他今年十八岁,是标准意义的成年人了,尤其在这个时空。要知道,霍去病十八岁就是剽姚校尉,已经领兵深入大漠,长途奔袭擒拿敌首,封爵冠军侯。
当然,这种仪式上皇帝不怎么需要,一切都有礼官。除了按照礼仪的简单,挥挥手,点点头,说几句“准!”、“善”之类的,皇帝只多说了三句话。
这三句话决定了所有的不同。
外使朝拜是有顺序的。有些时候,甚至有些使臣为了这些顺序争得头破血流。当然,说了算的还是大明礼部。
“琉球使者觐见”
净鞭声中,礼官洪亮的声音唱出了下一批使者的名字,琉球!他们的顺序竟然在朝人和倭人之前!
等候在外的使者队伍中,微不可觉的一阵轻轻骚动。
三个衣着与大明人几乎没多大不同,只是略微矮小黝黑的人,穿过高大如同天神一般的金甲卫士,穿过挺立如松林的红袍大员方阵,跪倒在御阶之前,三人肩膀抖动,似在无声哭泣。
天朝大国,开年大礼,不可失仪,但这三人似乎有太多按耐不住的委屈。
这不合礼仪。
一个锦衣内侍拿着一份奏本,快步递送到皇帝面前。皇帝轻轻打开,只看了一样,合上了奏本。
今日他坐在御阶之顶,高高龙椅之上,带着冠冕,冕旒遮住了面庞,胆大的使者偷偷抬头,也只能看见尚未蓄须的一副线条坚毅的下颌。
礼乐暂停,那坚毅的下颌线没有表情,挥了挥手,一个面目极为英俊的中年内臣从御阶旁快速绕道而下,扶起了琉球正使。
令人意外的是,这皇帝身边的大人物,竟扶起了正使,轻拍其背,似在安抚。
更出人意料的是,皇帝声音响起了,声音清亮,语速缓慢,沉稳有力。
“琉球之苦,朕,知道了,大明必有安排”
“呜呜~~”那使者们,再按耐不住,哭出声来。
那仿若坐在云端的皇帝微微抬手,礼乐声继续,琉球使者被扶下去了。
后一波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倭人。
穿过文武士林,倭人使者战战兢兢下跪朝拜,抬眼一样,云上的皇帝,依然只露出一幅冷漠的下颌线
必须战战兢兢,方才琉球使者为何哭泣,他们心知肚明。十数年前,倭国萨摩藩出兵琉球,控制了琉球。而现在大明皇帝表态了,在如此隆重的场合。
但他不敢失议,更不知从何辩解,即便是幕府,也不能随便拿萨摩藩如何,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使者。
然后就听见了那心惊胆破的一句话
“叫你们日本国王,好自为之!”
倭人使者浑身一颤
然而此时礼乐声再次响起,他们也只能狼狈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