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杰正为近即将到来的国库券摊派头大,说道:“诶,村民都骂死我了,把这当废纸,一百块想卖五十块都难。为摊派的事,我腿都跑细了。”
董志辉一听,正中下怀:“哥,既然如此,我来帮着卖好不好?”
赵永杰一愣,高兴地说:“真的?我是干部,摊派的也多。家里还有八百多的国库券,可家里不富裕,俩孩子得上学,人情来往又多,我真不想留手上。诶,这八百能换成四百块就满足了。”
董志辉爽快地对大舅哥说:“要不,你家的国库券都卖给我,还有大姐家的。”他实话实话:“哥,我这几天不打算上工了,想去沪市跑跑,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妻子赵新蕊一脸惊讶,忙推了推丈夫,“你不上工了?年底喝西北风吗?”
赵永杰摆手:“开什么玩笑?沪市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啊。万一亏本怎么办?那不是坑了你?”
董志辉真诚地对大舅哥说:“哥,即使是亏本我也认了。如果卖给我,我按六十算,你看怎样?”
赵永杰试探地问:“能这么高?我是听说了沪市的人喜欢买国库券。可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能不能做成生意?
而且这里到沪市,要先坐汽车到省城,还得坐一天的火车才能到。路上很辛苦,带着国库券,路上出事怎么办。
到了沪市没有门路,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亏本了怎么办?
我劝你,安心待着,好好上工混工分,年底也能多分几斤肉,多分点油。你也成家了,也有儿子了,得为新蕊和小飞考虑。”
董志辉终于明白,改革开放初期机会那么多,却只有少部分人发财了。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他解释道:“哥,穷家富路,不出去跑跑,你怎么知道外面什么情况?我还年轻,想出去跑跑。”
“不成,你莫不是想再偷跑吧?怎么,你还不死心?还想丢下新蕊和小飞?”赵永杰很生气,忙不迭地阻拦。
董志辉懊恼地叹气:“大哥,不是你想的那样。”
他又解释了半天:“我是想做低买高卖赚差价。国库券只是一个机会。所谓的生意就是这样嘛,从丝绸之路开始,都是价格低的地方往价格高的地方卖东西,商人才有钱赚。我们这儿和沪市既然有这个剪刀差,那是机遇。与其辛辛苦苦累死累活,不如冒险看看。反正家里这么穷,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新蕊在旁边听懂了,大度地说:“志辉,你想做国库券生意,我支持。”
她进屋里屋摸索了一番,拿出五十块钱,还有三斤全国粮票:“这是五十块钱,还有三斤粮票,给你路上用。对了,家里还有一盒烟,你拿着路上办事用。”
粮票分全国和地方的,全国粮票是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饭的,比地方粮票更宝贵。
“五十?给我这么做干嘛?”董志辉连连推辞,“只要三斤粮票就行了,再给我二十块坐车就够了。”
他知道家里不富裕,五十块应该是家底了,妻子倾囊而出,实在让他惭愧。
“宽备窄用。万一遇到事了,有钱就好办。”妻子硬是将钱塞给了他。
赵永杰见妹妹支持妹夫,也不再说什么,改变态度:“好吧。我有八百,姐有一千,爹那儿有四百,都给你吧。先说好,你去沪市探探路,卖不出去就赶紧回来。要是真能卖出去再说。你看行么?”
董志辉没想到竟然能做无本生意,哪里会不愿意:“好。那,介绍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