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桂花不相信:“结婚了还能考大学?再说,新蕊都多少年没读书了?”
赵大根不说话,低着头,想是在想什么。
董志辉端着热水瓶给众人续上:“愿意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我支持,新蕊哪怕不上工考大学呢。”
赵新蕊整了整衣襟:“在座的都是我最亲近的人,我才说实话。如果在农村待,我读了那么多书也浪费了。我想考大学,跳农门。”
方奎娥也很兴奋,大声说:“新蕊,你早上安心复习,娘带小飞上工。”
赵大根这才抬起头:“这主意没错,可新蕊,今年考不上咋办?”
赵新蕊顿了顿:“那就再考一年。”
赵大根步步紧逼:“明年也考不上呢?”
“那就……”赵新蕊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大根说道:“新蕊,咱们镇上今年也就一个考上的,难度很大。村里人肯定说,嫁了人的女娃子,成天不好好带娃,异想天开要去考大学。到时候再考不上,你想过没有,村里人咋说?”
董志辉知道,赵大根说的是有道理的。考大学不是容易事,而新蕊高中都没读完。他们又生活在沿江村,不可能不受周围人影响。
但,年轻的时候不拼搏,难道等老了后悔吗?他已经活过一世了,得到的教训是年轻不折腾,更待何时?
思毕,他坚定地朝赵大根说:“爸,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新蕊还年轻,我们输得起!”
赵新蕊也跟着说了一句:“对,我输得起。”
赵大根被女婿的话镇住了,点头道:“好。既然清楚了,能接受后果,那我也没说的。”
新蕊道:“妈,那就拜托你早上帮我带小飞。”
她是这样想的,早上五点起来学习,到十二点结束,一天学七个小时已经可以了。下午上工,两不耽误。
范桂花嘟嘟囔囔道:“妈,那大川和芳芳你就不带了?”
方奎娥对范桂花说:“你当个记分员而已,又不影响带孩子。再说,大川都十岁了,芳芳也八岁了,都已经上学了。能跟小飞比么?”
经过上次“回娘家”事件,范桂花已经收敛不少了,可还是一点亏都不肯吃。
赵永杰瞪了她一眼:“你回来的时候说了,回一趟娘家,认清了自己是赵家人。怎么,现在赵家有事了,你仍然这么轻重不分?”
男人呵斥了,范桂花没敢吭声。
赵新蕊脸上泛起微笑:“嫂子,叫你受委屈了。”
范桂花摆手,勉强表态:“也罢。那我就让一让。”
董志辉朝范桂花点了点头算是道谢,转而对赵新玉说:“姐,新蕊又上工又学习,人吃不消。你帮我劝劝,就让她专门学习不行么?”
赵新玉知道妹妹要强,对妹夫说:“不必劝。”她朝妹妹说,“新蕊,我知道你咋想的,上半天工多少能赚些工分,就不是吃闲饭的。”
赵新蕊温和地笑笑:“还是姐了解我,考学是要考,可不干活儿肯定不行。”她朝董志辉嗔怪道,“别人要考大学,也没人帮带孩子,也没法只上半天工,这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