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呢?也不打算回吗?”
“我那是没办法,家里人都没了,回去干嘛?”
“好。那哥拜托你个事儿,村里的罐头厂要开了,你帮我负责一下。”
陆连海早就不想干活了,一听高兴的不行:“好。我愿意!”
董志辉点点头,他不找村里人负责,专找陆连海,毕竟村里人围攻过他家,他还是介意的。陆连海跟自己一个地方来的,自然多了几分信赖。他也了解陆连海,算不上绝顶聪明,但人比较厚道。做帮手是合适的。
跟陆连海商量好之后,董志辉找到大舅哥:“哥,我已经买好了厂房原材料。地就是张书记批的村支部那块空地。你帮我通知村里人去盖,我给工钱。”
赵永杰问道:“这个没问题,可你整天到处跑,总得有个负责人。进出材料、看工地、支付费用。”
董志辉点头:“我已经跟陆连海说好了,他来负责。”
*
董志辉要去县城,上次罐头瓶子厂家找好了,想拿些样品看看质量。
他出门之前,专门跑了一趟岳父家,对岳母说:“妈,我要去县城。新蕊早上要学习,麻烦您早上把小飞接走,中午再送回来。我怕新蕊中午没时间做饭吃饭,您也给她送个饭。这是五百块钱,算一年的伙食费、看护费。”
方奎娥急忙推让:“我看外孙,给女儿做饭,这是应当应分的。哪能给我钱!”
董志辉坚持将钱递给了岳母:“妈,我们已经成家了,再不能啃您了。再说,新蕊是嫁出去的人了,小飞是我儿子,都该我来负责。找您帮忙是放心。这钱您必须拿着。”
董志辉想的很清楚,岳父母人是好,但还有其他儿女,为小女儿付出更多,别的儿女心里也会不满。这钱必须给。自己什么事都做在前面,别人才不会置啄。
方奎娥还想推辞,反倒是赵大根接话了:“老太婆,志辉说的有理,拿着吧。以后午饭做点肉菜,新蕊学习累,小飞年纪小,都需要营养。”
这笔钱,他得接。他有两个儿子,就怕儿媳妇抱怨不能一碗水端平。再加上两个女儿,局面就更复杂。
小女儿新蕊是个读书的料子,他早就看出来了,自然是支持的。早先,他就觉得女婿董志辉也绝非池中之物,自然也得帮忙。
若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他们就能安心奔前程。接了这笔钱,他多为小女儿家付出,也就有了由头,别人也难说闲话了。
见老头子开口,方奎娥这才接了。
董志辉忙不迭地点头:“爸说的对。”他想起来什么,提醒道,“这事,跟新蕊,还有哥姐们也别提。”
他能给五百,可其他子女没这个条件,肯定没法给,他不能让哥哥姐姐们心里不舒服。
方奎娥还一脸迷惑,反而是赵大根明白地点点头:“我懂。”他朝着老婆子说:“新蕊要考大学这事,也最好不要在外面说。”
方奎娥疑惑地问:“这是为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