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松了一口气,这才看清来人是郭守成,都说着:“多亏了你啊小郭。”
“就是,懂知识的就是不一样。小郭不去考医学院可惜了。”
郭守成知道脚脖子上大动脉的位置,出手之后精准止住了血。
董志辉得到消息赶过来了,一看赵新蕊的脚脖子伤到了大动脉,嘴里连连叫着不好。慌忙中,他只吼了一嗓子:“郭守成,跟我带她去镇医院。”
他一把扶起新蕊,可她的脚疼的厉害,根本坐不好。
没办法,他将妻子放在板车上,朝众人叫道:“谁还有自行车?”他打算两人在前头骑自行车,套上板车,往医院送。
郭守成也是骑自行车来的,立即理解来到董志辉的意思,说道:“我骑了自行车来。”
董志辉和郭守成两人一起动手,一个套车,一个抱人,就像古代的马车一样,将两辆自行车套在板车前面,成了自行车拉车。
众人手脚麻利帮着把新蕊安顿好,两人左右骑一个自行车,拼命地蹬,自行车骑起来,板车就带着往前了。
这是救命的事儿,两人都使出最大力气蹬车,不过三十分钟就到了镇医院。
镇医院医生打开伤口一看,都深到骨头了,连忙说处理不了,两人又忙不迭地“驾车”去了县医院。
还好,县医院的医生技艺高超,将病人接了下来。
那医生一边解开捆在足部大动脉的布条,一边朝董志辉问道:“你这止血处理的好,学过解剖?要不扎在这个位置,大动脉出血,流血也给人流死了。”
董志辉感激地看了一眼郭守成:“不是我,是他做的。”
那医生点点头,手里却没停下忙碌。毕竟是有经验的老医生,缝了三十多针,才终于处理好。
给妻子喂完饭,待她在病床上躺好,虚弱地睡着了,董志辉才擦了擦紧张的汗水,朝郭守成说道:“小郭,今天要不是你,新蕊这条命就没了。”
郭守成没有表情:“既然没事了,我先回大队。”
董志辉一把抓住郭守成:“这怎么行?折腾了三四个小时了,你肯定饿坏了。走,咱们去吃点饭。”
*
推辞不过,郭守成跟着董志辉去了医院门口的饭馆。
这家店是国营的,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以大骨汤出名。
鲜如牛奶的底汤,是用猪大骨熬了四个小时以上才成,骨髓都融到汤里,谷氨酸的香味完全散发出来,刺激的路人驻足停下,禁不住吸吸鼻孔。
面条是本地产的小麦,刚下市的,劲道柔韧,工人手工揉出来的,散发出一股纯正的麦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