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有专门的“浴堂巷”,一条巷子里全是澡堂,各种价位的都有。
澡堂门前挂着壶,便是招牌了。
澡堂老板坐在门下,摆着张小桌子收钱。
谁想洗的交了钱,自己掀帘子进去。
在帘子一掀一放之间,氤氲的水汽中,白花花的肉体晃来晃去。
如梦境一般。
隋准一一询价,最后选了一家价格中等的。
饭可以吃便宜的,但洗澡不行。
太便宜的澡堂,万一他碰上有脚气的人怎么办。
隋准是受不了的。
他在粑粑村的时候,就很讲究这方面的卫生。
在村里,柴火也是资源。
村里人觉得烧柴浪费,一家人洗热水澡,往往共用一桶水。
男人洗完了到女人,女人洗完了到孩子。
最后那桶水,稠得立筷子都不倒。
隋准无法接受,坚持要自己洗一桶,为此经常被佟嫂子骂。
佟秀支持他,佟嫂子就两个一起骂。
但不论怎么骂,隋准就要自己洗!
汤钱交了12文。
“柜子在左手边,澡盆在柜子底下,澡豆自己拿,带澡巾没有?我这3文一条。”
掌柜的说话像没有感情的复读机。
隋准买了一条澡巾,然后掀开帘子。
肉体暴击。
一个石头砌成的大汤池,里头咕涌咕涌都是人,一个个光溜溜水腻腻,在氤氲水汽中神态迷离。
隋准视力太好,看到有人在挠屁股,有人在抠脚。
还有人背上的泥,被搓得一条一条。
吓得隋准赶紧去拿澡盆。
澡盆就在柜子底下,隋准脱光衣裤,放在柜子里,拿起澡盆和澡豆。
旁边也有人是用澡盆的,他们拿着水瓢,从大汤池里舀水。
这也没法防脚气啊。
隋准郁闷。
不过总比大澡堂里下饺子的好。
隋准观察发现,大汤池的人口分布,呈两极分布。
汤池外侧不怎么冒烟,人较少,大多是孩童。
汤池中部水汽形成的烟就很明显,人最多,基本是成年人。
到了汤池里部,烟都朦胧了,人近乎无。
隋准推测,应该是因为汤池最里面,靠着烧水锅,特别烫,所以人少。
于是他拿着瓢和盆,到里侧舀水,在一旁洗了起来。
洗着洗着,肩膀后面突然冒出一个头:
“客官,挠背不?”
没等隋准回答,对方就兀自呱唧呱唧介绍起来:
“挠背三文,梳头六文,修头发五文,修脚八文,全套下来,一共二十二文,不贵。”
这还不贵?
隋准再次感叹县城物价。
挠背我自己不会挠啊,还花一个包子的钱请你挠。
果断拒绝。
但旁边的一位老者,也是用盆洗的,欣然接受了这些增项服务。
老者显然是常客了,搓澡师傅与他闲聊:
“老爷今天怎么不泡大汤池了?”
老者懒懒地靠在盆边,说道:
“嗐,我昨天来,池水很浅,不舒坦,很不痛快,今个儿想着不如单独出来泡个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