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或许,我们可以举办一个风月雅会。”隋准说。
风月雅会,召集文人名士谈诗论文,极尽风雅之事。
当中穿插一点唱曲、说书之类的活动,仅做点缀,哪怕做得不好,也无伤大雅。
毕竟,重点是文人社交,互吹牛逼嘛。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增进风月茶楼的客流,还可以把“风月”的牌子打出去。
掌柜觉得有点意思,但又不太靠谱。
“能行吗?”他狐疑道:“不是我小看咱们合河镇的学子,而是大家的才学,说实在的,嗯……”
隋准听懂了。
菜鸡互啄,谈诗论文有点困难吧。
“那我们可以改改,做些他们感兴趣的主题。”
隋准提议:“比如,请一些举人、秀才来开讲座?”
掌柜眼睛一亮,若是有功名的老爷们到茶楼来,定能吸引广大学子。
不过:“何谓讲座?”
“就是讲解知识,传授经验,分享心得。”隋准解释道。
那就更好了!掌柜心中大悦。
合河镇三十年没出过秀才,但科举这事,除了靠勤学苦读,也很讲究人脉积累。
众多学子苦于无人引路,闷头乱撞,更难有成果。
恶性循环了。
如果风月茶楼能请到举人、秀才,还是分享如此珍贵的科举知识,文人名流必定蜂拥而至,风月茶楼就能轻松挤掉竞争对手,成为合河镇第一。
其他茶楼酒楼的掌柜,都得尊称他一声大哥!
掌柜心里美极了。
“小兄弟,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如此精通经营之道!在下佩服啊!”
他一改先前的客气,言语中流露出亲近来。
隋准谦虚:
“我不过是提个想法,能请到这些有功名的老爷,还是靠掌柜的本事,我不敢居功。只求掌柜的给个机会,让我在雅会上试试说书。”
掌柜自然满口答应。
有老爷开讲,谁还顾得上听说书啊,便是说得不好,应当问题不大。
两人便这样约定下了。
没过多久,风月酒楼放出消息:
下个月,风月酒楼将开设风月雅会,特邀文成五年中举的胡举人,和宣武三十年的吴秀才,开设讲座,传授科举之道。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合河镇,沸腾了!
甚至成阳县里,都知道,合河镇有个风月雅会,请了举人老爷和秀才公,教大家如何考取功名呢。
大批名流涌向合河镇。
还没到雅会之日,风月茶楼就已经生意爆棚。
“哎呀,还好小兄弟你提醒我,要不风月茶楼就砸在这临门一脚了。”掌柜万分庆幸。
幸好他听了隋准的话,半个月前就开始加大物资和人手储备,要不这波提前涌来的客流,茶楼根本接不住。
若是雅会还没开始,就闹出接待不周的丑闻。
那风月酒楼可要成笑话了。
“主要是掌柜的未雨绸缪,有那魄力。”隋准谦虚的人设不倒。
反正,他的初心也只是想早点说书,早点把钱赚上。
但掌柜看他,却越看越喜欢。
这小兄弟,胆大,聪慧,还不贪功。
以后必成大器。
掌柜有点想把他拢入旗下了。
不过,当隋准的首次说书开锣,掌柜又觉得。
自己恐怕是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