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古城,梧夙河河岸,这里属于岷江支流,附近是一片茂密的杉树林,树高入云,苍劲挺拔,附近的村民说,这片树林存在的时间,比自由城邦建立更早上千年。
千百年来,细针状的叶落在地上层层堆积,而这个雨季,让枯叶在加速腐朽溃烂,森林里,静悄悄的,泥土气息浓烈,细雨如薄纱,无声无息地降落在树枝上,树枝梢头,一滴一滴的水珠,从高空滑落。
这已经是诸葛辰连续30天忏悔了。
自从15年前,从岷山深处来到宝墩新城,陆续做了5位孩子的妈妈,她就没有在神木林忏悔过了。除了营盘山,在整个都广平原,她没见过一片如此完整的神木林。
这个地方是欧阳城主告诉她的,他说:“你要是想获得内心的安静,那就去神木林忏悔吧。”
诸葛辰几乎每天都要在神木林忏悔2个时辰,只有在这个时刻,她混乱的大脑,才能获许片刻安宁。如果不向诸神忏悔,那么她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这次灾难对她来说是毁灭性的。
青罗被抓了,青玉不不见了,青水和青云死了,4个孩子永远从她世界中消失了,这些字眼变成一幅幅画面一直萦绕在她耳边,让她陷入深深自责中。或许是郡羽皇后太过残忍,或许,是这15年来,自己丢失了一颗虔诚的心,她对诸神失去了敬畏。
如果可以重来,那么在宝墩城的每一天,她都会向诸神忏悔。
于今,一切都晚了,她悔不当初,也痛彻心扉。
一切怎么会这样呢?她扪心自问。
15年前,在她没做母亲之前,在营盘山七星宝殿上,在她还公主的时候,她是如此刚强,如此果断,凡事虑无不周。可是,时光消磨了她的果敢和勇气,她变得如此担惊受怕,如此犹豫不前,每日每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从最新收到的消息来看,青罗被扣押每日备受煎熬,这让她心如刀割。青玉消失了,至今音讯全无,她一个人不知躲在哪座大山?这个可怜的女孩,此前从来不曾单独生存过,在城池里,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面对人世险恶,她能活下来吗?
她双手合十,闭着眼睛:“青玉,你知道妈妈和哥哥在眉山古城,你一个人能来吗?你千万不要被郡羽皇后抓回去了。”她默默祈祷着。
一想到青水和青云,她就泪如雨下。她祷告着:“岷江的水是如此凶猛,我猜想,你们大概是死了。如果你们还活着,我希望你们两个能托梦给我。”
最后,她会跪坐在针叶上,祷告着:“诸神在上,就让我一个人来承受这一切吧。青玉你在哪里?青水和青云,我知道你们还活着,我此前做错了,你们今天承受的苦难,都是我一手造成的。我对不起你们。”接着她匍着身子,掬着水,水面上有她的倒影。
不一会,水珠从她手指间缝里钻了出来,滑落到泥土里。
原来,那些曾经看上去能牢牢把握的东西,也会在不经意间从指尖滑落。
“母亲大人,”这是青山的声音。他的声音如冬日壁炉的火,总能温暖一方心田。
青山从树林外快步走了进来,地上腐朽的叶吸收了他的脚步声。他知道母亲大人又在忏悔了,他苦笑着,他可从来没听说过,人们可以在树林里忏悔。
其实,在岷山深处,就有这古老的树神崇拜,而平原上成长的年轻人,丢失了或者完全忽视了这种传统和信念。
青山无所顾忌地说道:“母亲大人,时间不早了,早点回来休息吧。这些树可帮不了你。”
诸葛辰“嗯”了一声。
青山继续说道:“欧阳城主尽管深明大义,礼贤下士,但是对于战争,他兴趣寥寥。他说和平是最珍贵的东西,再说,他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这座城池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青山看着母亲大人,语气加重:“我们得找别的出路,不应该在死胡同里折腾。”
最近这段时间,青山一直在策划谋反的事。
诸葛辰内心一阵波动。她看着眼前的青山,这个儿子器宇轩昂,一表人才,近些天,一直在讨论战争的事。
老话说,人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对于诸葛辰来说,又何尝不是呢?一方面,她想救出青罗的心非常强烈,而一方面又不想失去青山,可是如果想要救出青罗,那必定就要通过战争,而有战争,就有死亡。
她看着自己的儿子,满脸怜惜,说道:“欧阳城主有他的顾虑,人各有志。”尽管她这样说,但她知道如果得不到城主的同意,那么青罗回归的希望将非常渺茫。
诸葛辰沉吟道:“咱们尽力而为吧。”
青山恼怒说道:“我们的力量太小了。我们必须争取。”他想同命运抗争到底。
眉山古城,多年来一直受高山古城和宝墩新城的凌辱、欺压,其实早就有一部分子民对此颇为不满。
当他们听说诸葛辰和青山来了,且要起义举事,于是纷纷投奔到青山麾下。
多年来,他们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于今,总算可以灭一灭高山古城和宝墩新城的威风了。特别是易纲将军和蒋鹏将军,两人磨刀霍霍,叫嚷道:“这是天助我也,十几年来,宝墩新城和高山古城欺压我们的百姓,抢占我们的土地,抢夺我们的牛羊。每年,还要供奉布帛和丝绸,这简直欺人太甚,我们实在受不了了。”
之前受过青酆大帝欺压的人,同样加入到对抗宝墩新城的行列,同样跟着一起叫嚷道:“大丈夫要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岂能苟且于世。”
青山感觉到这批人目的不纯,他的目的只是要击败皇后娘娘顺便救回青罗,而这批人则是要推翻整个宝墩新城和高山古城的黑暗统治。
眉山古城作为都广平原唯一的自由之城,城主欧阳浩宇,不是一个苛刻的人,他对诸葛辰和青山的遭遇表达了诚挚的安慰,但是对于战争,他似乎很排斥,他直截了当地表明了态度:“我们虽然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但也绝不是盲目冲撞的匹夫。此城,五六十年前被确立为自由之邦,这座城池的宗旨是自由与和平。这则信念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无数先辈用鲜血造就的。战争一旦爆发,那么谁也无法幸免于难,你想想你们的家人和孩子。他们愿意你们参战嘛?你们能保证活着回来吗?”他想着,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对诸葛辰和青山来说效果更好,省得他们私底下想入非非。
城主的话让大家又陷入沉思,有些人借坡下驴,道:“战争可不是意气用事,我们犯不着。”的确,他们不能拿几万人的性命,替诸葛辰伸张正义。
一腔热血固然可贵,但毕竟大家拖家带口,羁绊太多。
绝大部分人退缩下去。
当然,还有一些人依然坚持着,他们认为,跟高山古城和宝墩新城的战争,迟早会爆发,这可跟诸葛辰和青山的遭遇无关。
接下来,在战与不战中,整座城池陷入了巨大的讨论中。而这场争论足足持续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