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收粮厅给的菜不新鲜,就是说对面的水泼在了门口,她也不需要元宵搭话,自己就能说上好一会儿。
只是她这牢骚没发几日,某天中午就又神神秘秘地坐到了元宵身边,向她说起自己刚刚探听到的小道消息。
“哼,对门的阿彩没在我面前得意几日,就又被她们师傅训了,端了水盆跪在门口呢!”小霜说得洋洋得意。
她和对门的阿彩从进门第一日不小心一撞之后,就互相看不顺眼。
两人但凡见面就鼻子不是鼻子,眉毛不是眉毛的,看到对方吃瘪更是会幸灾乐祸。
若是元宵没有记错的话,这已经是小霜第六次在自己面前说阿彩被罚的事了。
“可前日你不是才说,对门的管师傅这几日心情很好,还给了阿彩赏吗?怎么今日又罚了?”元宵一边从罐子里挖出一坨生姜膏搓在手背和指头上,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同小霜说话。
“这个...”小霜偷偷地朝门外看了一眼,故作神秘道,“还不是暮云院倒霉了。”
“倒霉?暮云院?”
元宵脸上露出的好奇的表情显然取悦了小霜,她对于自己消息比元宵灵通这件事颇为自满。
“告诉你吧。”小霜压低了声音,“是大少爷。”
元宵从小霜颠三倒四的叙述中大概知道了暮云院倒霉的真相。
国公府里的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和四少爷今年都在府中的族学上课。说是族学,却也不止有国公府的少爷们,一些康家的亲戚还有相熟大人家的少爷也都在族学里。
国公府的四位少爷在学问上向来是三少爷最为出众,大少爷开蒙最早,但却一直半桶水晃荡。
今年二少爷和四少爷相继入学,四少爷聪明伶俐,虽不过五岁年纪,很快就学完了基本开蒙书,如今已是开始学习《孔子家语》了。
二少爷虽然沉默寡言,但也后来居上,在族学中不为人先,但也不落人后。
一番比较下来,大少爷竟因顽劣懒怠被夫子点名批评了不少次。
若只是批评倒也罢了,昨日大少爷康允知从家中偷拿了一根老国公的马鞭去了族学。他一贯仗着自己是国公府的嫡长子耀武扬威,拿了马鞭竟寻了康家旁支康允贤玩闹。
“大少爷让人跪在地上给他当马骑,还拿了鞭子在人家背上抽了好几下。”小霜缩了缩脖子,“听说堂少爷哭得可惨了,嚎着就把夫子嚎来了。当晚老爷就知道这事了,带着大少爷去了夫人那里,关起门好大一顿训斥。”
果然,这后院里哪有什么秘密,关着门骂,不过隔日,她们这些小丫头就知道了。
小霜还没说完,意犹未尽:“听说夫人今早去老夫人那儿请安的时候,眼睛都是肿的。你瞧着吧,对门又有好一阵子要消停了!”
小霜越说离得元宵越近,方才说得兴起还不觉得,这会儿闻到她手上一股浓厚的生姜的气味。
“这是什么阿?”
“生姜膏。”元宵两只手背搓得通红,“预防冻疮的。”
小霜一听,赶紧从元宵的罐子里挖了一大勺:“给我也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