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煤山,昔日的繁华与喧嚣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凄凉与荒芜。山上的树木依然屹立,但却显得孤独而落寞,仿佛在为逝去的皇帝默哀。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惨的历史。
山间的小径上,布满了落叶和杂草,曾经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片寂静。站在山顶俯瞰,整个京城尽收眼底,但此刻却显得如此陌生和遥远。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煤山上,给这片凄凉的景象增添了一丝温暖。然而,这温暖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悲伤和绝望。崇祯帝的死,标志着明朝的灭亡,也结束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视频结束,历朝历代都陷入了阵阵沉默之中。
大秦
章台宫
嬴政静静地站在那里,他那深邃而威严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崇祯帝最终的结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一片死寂,只有微风轻轻拂过衣角的声音。
许久之后,嬴政终于缓缓开口,打破了这片沉寂:“朕如今算是明白了,为何金榜会特意将这朱由检列入其中予以盘点。如此悲壮殉国之帝王,如此忠心耿耿于王朝之太监,着实令人心生惋惜呐!”
再看那些先前还在上蹿下跳、聒噪不休的儒家博士们,此刻一个个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头耷脑地杵在原地。他们纷纷用衣袖遮住自己的面庞,生怕被旁人瞧见那满脸的羞愧之色。
原本这些儒家博士们还自以为是,觉得前面所盘点的宋朝已然是糟糕到极致了,却未曾料到竟还有更甚于此者。想那宋朝之时,虽说是皇帝昏庸无能,但好歹文臣武将还算有些能耐;可这明朝却是另一番景象,文官们不仅未能为国效力,反而成了阻碍国家发展的绊脚石,死命地拖着后腿,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此时,众人皆在心中暗自思忖,陛下所言极是啊,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之事就应当交由专业之人去处理方才妥当。若人人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大汉
未央宫
刘彻看着大明王朝逐渐走向没落,心中五味杂陈,久久地沉默不语。他凝视着那片曾经辉煌过的土地,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而过。
“这皇帝治国理政之能虽不尽如人意,但他骨子里的那份骨气倒是令人钦佩不已。”刘彻轻声呢喃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尽管对明朝皇帝的能力有所质疑,但他还是认可了其坚守气节的一面。
此前金榜开始盘点大宋时期那令人唏嘘不已的徽钦二帝之时,刘彻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在一瞬间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一般,迅速地阴沉下来,直至阴沉至极,仿佛能滴出水来。
与此同时,他只觉得胸口像是被重锤狠狠地击打了一下,一阵气血疯狂翻涌着,好似汹涌澎湃的海浪,根本无法抑制住。紧接着,“噗”的一声,他竟是再也忍耐不住,猛地一口鲜血直直地喷吐而出!
如此窝囊、怯懦之极的皇帝,居然也能是汉族皇帝,这一事实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重重地砸在了刘彻那颗一直以来无比骄傲的心头上,令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和承认。
而此刻,当他的目光缓缓移动到崇祯皇帝以身殉国的那一刹那,刘彻的内心深处顿时如同一池原本宁静的湖水被投入了一颗巨石般,猛然间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般难以言喻的巨大波澜。
他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之中,脑海里不断盘旋着一个问题:如果换做是自己身处在那样绝望无助的境地之下,是否还能够拥有像崇祯皇帝那般决然果断的勇气呢?崇祯皇帝宁愿舍弃生命也要坚守气节、以死明志的壮烈举动,使得刘彻对这位末代帝王不由自主地萌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别样敬重之情。
曾经那些关于崇祯皇帝治国理政无能的负面评价,此刻都默默地从他心中被一笔一划地划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唐
太极宫
满脸泪水的李世民紧紧地抱住长孙皇后,身体微微颤抖着,他的悲伤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长孙皇后也早已泣不成声,两人相拥而泣,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彼此的哀伤与无奈。
“朕心里真的好难过啊!”李世民哽咽着说道:“为何上天要如此残忍地对待明朝这么个有骨气的王朝?天灾接连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遭殃的永远都是那些无辜的普通百姓。”他的眼神空洞无神,望着远方,似乎想要透过重重迷雾看到未来,但却只有一片黑暗。
一旁的程咬金气得双眼通红,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额头上青筋暴起。“那大明的文官们真是罪该万死!”
他怒不可遏地吼道,“都已经到了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竟然还在不停地内斗,全然不顾国家和百姓的死活!这些人身上的筋骨简直比人家一个太监还要软弱!”说着,他狠狠地挥了一下拳头,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恨全部发泄出来。
大宋皇帝全都沉默不语,这要他们怎么说,这鲜明的对比太惨烈了,他们不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