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2049年,灾后第十七年,也是新历第九年。
晨雾还未散尽,庄妤的草帽檐已凝满露珠。她蹲下身拨开麦叶,青穗上细密的绒毛挂着水光,像婴儿新生的胎发。
小河村那些废弃的房屋早就被推倒,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农田、养殖厂、酿酒坊和蚕房。
三年前,由叶宵牵头几家人一起夯实的灌溉渠汩汩淌着山泉,水面晃过一抹雪色——新建的水车正将春水送往更远处的农田。
"小黎姐!"她朝远处围起来的一个院子挥动草帽,惊飞渠边饮水的白鹭,"农科院的人到村口了!"
蚕房的竹帘应声掀起,小黎探身时发梢银砂簌簌而落。
去年嫁接的梨树斜倚在青瓦檐角,细雪般的花瓣正巧飘进她臂弯的桑叶篓。这位昔日在聚集区卖着洗发水的姑娘,如今发间别着桑木簪,腕上缠着记事的红绳,已是远近闻名的"女企业家"。
“就到了?走,一起去迎迎。”她说话间就放下篓子往村口的方向走。
农科院的白色面包车惊起一群芦花鸡,最终停在小黎家门前,一群人鱼贯而入,在院子里寒暄一阵后,庄妤引着穿白大褂的专家穿过晒场,来到蚕房。
柏木蚕匾在竹架上层层叠翠,新孵的蚁蚕正用银丝将桑叶裁成蕾丝。小黎摘下一片桑叶对着光:"叶背的金脉是改良过的标记,抗病性强,蚕宝宝吃了吐的丝能多织半尺绸。"
"听说桑枝粉碎养蚯蚓,蚯蚓粪又肥桑田?"最年轻的科员推了推眼镜,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了三页。在他身后,一个大高个儿正架着摄像机。
庄妤笑着递过桑皮纸装订的册子,封面上蚕蛾振翅欲飞:"这叫轮回饲法。天地万物本该环环相扣。"
“冒昧问一句,这是引自哪里的名言吗?”奋笔疾书的科员停下了笔,虚心请教。
小黎粲然一笑:“是叶宵说的。你也认识她,就是在山上种草药的那个姑娘。”
年轻的科员颇感意外:“给中医院供应药材的那个?”
小黎点点头。
科员当即表示,晚点他们也要去山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