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学校开学了。
许笛依旧是先送暖暖,自己再去学校。
团团圆圆由吴姨送去托儿所,就在胡同的尽头,离的很近。
门房围起来的那个院子,已经住进去人了。
几个退伍转业的战士,身上的军装换成了公安制服,同样精神奕奕的。
许笛她们相互打了招呼,以后相互照顾一些。
这些退伍转业的战士,知道院子里住的是军属,他们由衷的觉得亲切。
尤其在这个时候,南边的战事还没有结束。
校园里,关于南边战事的讨论更激烈。
毕竟,大学生聚在一起,想法比普通百姓会更多一些。
第一天,许笛她们先回了班级,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书本要发,课程表要重新抄写,上学期的期末成绩要总结。
“许笛,这里。”
刘云看见许笛进来,赶紧招手,让她过来坐。
“你先送暖暖去学校了?”
“嗯,下学期就要上一年级了。”
暖暖马上就要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开始真正的学习生活了。
“真快,咱俩同岁,你家孩子要上小学了,我这对象还没影呢。
以后,咱们之间,能差出一代人来。”
刘云状似懊恼,其实心里一点也不急。
她下乡那么多年,看多了婚姻的真谛,真的不怎么向往。
现在多好,父母想要催她结婚,也要考虑她学生的身份,也要想着她在乡下受了那么多年的苦。
“你心里怎么想的,能骗过你爸妈,可骗不过我。不结婚,你心里美着呢。”
许笛认识刘云这么长时间了,还是很了解她的。
“哈哈……知我者许笛也。对了,你男人他们部队怎么样,有没有去南边?”
想起正事,刘云收起嬉皮笑脸,一脸担心。
“已经去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过完年提前归队了,一直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慢慢等着就是了。”
刘云心里一紧,嘴上却安慰着。
“嗯,我在家守好后方,其他的,就只能等待了。”
过了这么长时间了,许笛已经没有刚听到消息时那么慌张了。
“有事吱声。”
“不会和你客气的。”
真正的朋友,无需说太多,也无需太煽情。
第一天,没有课程安排,大伙领了新课本,抄了课程表,也就散了。
尤其现在,校园里,很多学生,对南边的事情,讨论不断,很是激动。
许笛掏出绳子,把课本捆好,一会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就行了。
刚到家门口,正好碰到过来的许强。
“姐,你没事吧?我刚从沪市回来,姐夫也去了吗?”
许强交了车,急匆匆的过来,气都没喘匀呢,问的有点没头绪。
“没事,你先进来,这一身灰扑扑的,都没洗洗。你吃饭了没有?”
许强接过许笛的自行车,许梅敲门。
没一会,吴姨过来开门了,
“姐,这大门离正房太远,按个门铃吧,方便。”
“嗯,是要按个门铃,等有时间的。”
之前张朝阳说要安的了,还没来得及,他就提前归队了。
许强把自行车停好,又把后座上的课本解下来,拎进屋。
手上沉重的课本,让许强再一次庆幸,自己没上学是对的,这么多书,怎么看。
吴姨听说许强还没吃饭,去厨房煮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