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的出租屋通明末 > 第3章 落魄书生

第3章 落魄书生

你还别说,这花花绿绿的折扇,还真能吸引眼球。

摊位刚摆上不久,就有人过来问价了。

“小哥,这扇子多少钱一把?”一个穿着蓝色直裰的年轻人站在了摊位前面,试探的问道。

“五钱一把!”陈浪精神一振的回道。

听到报价后,年轻人和他身旁的朋友互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的神色。

二人每人挑了一把,仔细的观摩起来。

两个年轻人见折扇制作虽不及传统手工折扇精美考究,但价格却便宜如此之多,顿时便有几分惊喜。

这个时空的折扇,要么贵的要死,需要好几两银子。

要么,就根本没有,中低端市场完全是空白。

二人把玩了半天,仍旧不舍得放下。

这种大富大贵家的公子哥才能把玩的东西,稍有点钱的年轻人又何尝不想拥有一把呢?

最后还价道:“小哥,三钱如何?”

陈浪道:“四钱,不能再少了!”

两个年轻没做多少犹豫,便都掏了银子,一人买了一把。

其余的折扇,两个时辰便售卖一空。

陈浪包裹里多了一大堆散碎银子和崇祯通宝。

20柄折扇,卖了8两银子,陈浪粗略算了下,这个时空一两银子倒腾成人民币,大约能得约110来元,8两近900元,进价4块多一把(还有更便宜的,不过陈浪选择了质量较好的),总成本约100,净赚约800块。

这么看,赚钱能力相当理想!

陈浪暗喜,心道,三叔呀,你要发财喽。

...

折扇售罄后,陈浪拍拍屁股站了起来,正打算收摊去别处看看,寻找新商机。

却听到不远处有吵架的声音。

一转眼,只见一个肥壮的中年人正对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嘴里不干不净的说着什么。

“我说这位兄台,这里不能摆摊,挡了爷的店面了懂不懂?”

此人双眼乜斜,一脸恶相,人送外号马斜子,是旁边那间瓷器店的老板。

书生在马斜子的淫威下,唯唯诺诺不敢说话,收拾起笔墨纸砚,低声下气的走开了。

“死穷酸,脏了爷爷的地盘,晦气!”

马斜子见书生离开,低声骂了一句,和旁边店铺的老板挤眉弄眼一番,颇为得意于刚才自己的威猛之举。

几个老板也都大笑附和着,目送书生狼狈的离开。

陈浪眉头深皱,这样的人他能打五个。

不过他还是压住了怒气,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新市场,难道又要打架不成?

回头找机会再收拾不迟!

那书生穿着破旧,三十多岁年纪,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按说古代读书人地位很高才对,可能是这个书生太窝囊可欺了吧。

才让这些市井凶顽之人如此大胆。

那书生远远的离开马斜子后,才在街道的最末尾摆下了摊位。

是个卖字画的穷书生。

陈浪对字画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便想过去看看。

不过这书生如此落魄窝囊,恐怕是写的不咋地,没几个人买。

先过去看看再说吧。

等那书生再次摆好摊位后,陈浪才慢悠悠的走了过去。

这书生的摊位在街道最末尾,陈浪站在他的摊位前,看了一眼铺在地上的一张字画后,大吃一惊。

这书生写的好字啊!

陈浪除了爱好武术之外,书法也是有些功底的,一看之下,便觉得眼前一亮。

他之前也是见过几个摆摊卖书画的。

都不怎么样,今天这个却大不相同。

这穷书生的字居然可以写的这样好,好的有些过分,比自己好了何止百倍。

放到原时空去,能甩那些教书法的老师十万八千里。

这样水平的人,居然只能在此摆摊,还混的如此落魄。

可能是古人书法水平整体偏高的原因。

陈浪蹲了下来仔细欣赏着,笔法工整,游刃有余,颇得唐伯虎的风韵,越看越是暗暗称奇。

书生见有人来看自己的作品,便小声招呼道:“不才拙作,请公子赐教!”

陈浪朝书生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问道:“先生真是谦虚了,这字画,呃,多少钱一副啊?”

那书生见陈浪问的直接,微笑拱手道:“不敢,承蒙公子看得起,一钱银子一幅。”

才一钱银子一幅,这么便宜。

陈浪在心里暗惊的同时,立刻打起了小算盘。

其实他还是高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一钱银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算少了,至少是一个五口之家一二日的口粮(此处争议颇多,其实作者百度过,还请书友知晓,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那书生自然猜不透陈浪的心思,还一脸期盼的神色。

看来他的这些字画,虽然价格不高,真的少有人问津。

“我都要了!”陈浪一笑,突然郑重的道。

那书生一愣,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嗫嚅道:“先生,此,此话当真?”

陈浪不慌不忙的在书生对面蹲了下来,道:“先生这些书法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只是庸人们没有眼光罢了!”

那书生忸怩道:“不敢,不敢,公子如此厚爱,如何敢当?”

“哈哈哈,”陈浪大笑了数声,道:“先生高才,居然还如此谦逊,小弟佩服,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二人便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

那书生也是落魄了半辈子,少有人如此“欣赏”自己,便也打开了话匣子,和陈浪交谈了起来。

原来这书生名叫王厚才,家中有妻儿和老母,早年虽中了秀才,但因为为人太过“老实”,也没有在公家谋得个像样的职位。

自己也没什么赚钱的本事,老母又多病,家中因此愈发落魄起来。

听他说是最近实在没钱给老母看病才出来摆摊卖字的,往常虽然艰难,但还从来没出来低声下气的摆过摊。

陈浪心道,莫不是撞到了个被遗落民间的书法大才不成?

他的十来幅书法作品,都被陈浪买了下来。

陈浪得知王厚才最近常在这附近卖字画,便有心结交,这才多攀谈了一会。

眼看天色不早,才告辞离开。

今日居然有意外收获,他已经等不及要回去看看,这些字画能卖多少rmb一幅了。

--------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

若一户五口之家,一年需四匹棉布,按一般的棉布价格一匹0.15两算,则一年需0.6两白银。仅米、盐、衣三者加起来便需17两白银。

若是加上诸如柴薪、油、酱、醋、茶的日常开支,以及吊丧问病、时节馈遗等人情消费,当不下20两银子。

一天一钱银子,一年就是36两。

作者说的一钱银子够一个五口之家一二日的口粮,并不夸张,希望书友们了然不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