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徐来便忘记了他要找六叔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老爷子透露出来的信息量着实有些巨大。甚至徐来都不禁生出一些恶趣味,想要用老六的经历写一本传记。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做《绝世兵王家族的兴衰与起落》。
这不比绝世兵王要好看的多?
一个民族整整300年的时间,毫无例外的成为了中央政权特种兵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除了妇孺老幼以外,只要是个人都在朝廷的支持下打过仗。
从八旗入关一直打到甲午之战,索伦人的身影一直都活跃在各处的战场之上,并给对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不过如果是个狂热作者的话一定会写上面那一本,但对于实际经历过一切的六叔来说,他唯一能想到的估计也就只有《牛马的108种用法》。
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平时期不能追求幸福生活,不能转为更先进的农耕社会,只能世世代代的被圈禁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过着最原始的生活。
朝廷还美其名曰:保持索伦人的战斗力!
仅仅是因为他们需要。
不但如此,他们每年还要为朝廷缴纳沉重的赋税,和固定的贡品。
达官显贵过冬需要的皮衣,罕见的海东青,以及各种奇珍异兽。
原因也只有一个,因为他们需要。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索伦人的日子看似精彩绝伦,豪气万千,可实际上各种苦楚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朝廷从精神到肉体榨干了他们的一切,这么说吧,他们要比现在那些996的社畜更加凄惨。
因为在他们战死了之后,其家人说不定还会因为缴纳不上贡品,而将自己一辈子积累下来的财富,转手交给朝廷或者是相关的官员,从而让他们能够宽限一下的时间。
这和员工加班过劳死之后还要把拿命挣来的积蓄还给老板有什么区别呢?
喔,还是有区别的。老板手里没有刀子,但是朝廷不仅有刀,人家还有枪。
不过这跟徐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的他只是一个生意人,一个优秀的民族企业家。
在不经意间他已经和朝廷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也是这个体系中实际获利者之一,他的利益可是和现在的朝廷高度捆绑着的。
没有洋务派的工业体系做支撑,他对设备的所有改进都做不了。
没有朝廷官员的支持,没有洋务派三巨头的看重,徐来想要做任何事情都会寸步难行。
他既不想做皇帝,也没有造反的那个心思。一心一意的只想做一个地主老财,安安心心的活到80岁。
至于原主的那些“雄伟计划”和不甘心~
徐来可是拥有一个十分灵活的道德底线。
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就像是打游戏一样,顺风的时候他便浪一浪,顺带实现一下原身的夙愿也不是不行。只要和自己没有什么冲突,徐来也不介意去做一下这些事情。
富则兼济天下!
既然一切顺利他又为什么不做呢?
可如果实在是太过艰难的话,他在心里也在默默的祈求着前身不要怪他。
毕竟负责兼济天下前面可还有一句“穷则独善其身”。
徐老爷子对他的关怀可是没有掺杂一丝水分的。
每一次回到家里他只能在进门的第一眼便看到老爷子的身影。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是每一次都这样,徐来不得不扪心自问一下: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难道不是徐老爷子在每一次徐来离家之后,都坐在原来的位置之上,一直等待着他。生怕自己一回来的时候看不到儿子的身影。
这样的关爱让徐来压力山大。
造反可是要诛九族的!
历史上有多少革命先辈都逃脱不了家破人亡的惨剧,更何况徐来这样的人呢。
穿清不造反,弟弟一定会变短。
变短就变短吧,只要家人平安喜乐,其他的人徐来也管不了。
至于六叔以前遭受的所有不公~
这个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往事散如云烟,一切恩怨情仇都像是于一笑之中吧~
当然这只是徐来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因为10天之后,当老六回来的时候,徐来突然觉得徐老爷子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啊!
···
“这是六叔你招的人?”
徐来真的吓住了。
索伦人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他们的人口数目一直不多。朝廷最多也就一次征召上万人而已。
而且由于甲午战败,加上后来皇帝变法裁军,来了个一刀切,将朝廷所有的军队都给裁撤了。
导致索伦人的收入都不算是腰斩了,直接就是割到韭菜根儿了!根是他们自己的,上面那些绿油油的东西他们可都没有了。
当兵的时候是又卖命又穷,可至少还能活得下去。
可朝廷现在不让他们当兵了,他们是既没命也依旧穷,日子过得还不如当初的样子。
所以现在的索伦人总数应该不会超过4000人,这人数还得把那些老弱妇孺都给算上才行。
可现在他眼前的呢,林林总总加起来至少有1000多人,其中有200多人一看就知道是壮劳力。
老六这哪是在招人呢,这分明是在举族迁移。
正当徐来正经的时候老六接下来的话着实把他给吓着了。
“老爷,依照您的吩咐,我将族里能联络到的青壮都带来了,家眷也一并收拢到此。还有我们向普鲁士人定格的枪支也发了下去,还有粮草~~”
“停! Stop!”
徐来不敢再往下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