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赵敏、小昭、逸尘四人,才离了峨眉山,那山中的清幽与尘事的纷扰,还在心头萦绕。此时正值初秋,金风送爽,天地间一片开阔,四人纵马驰骋,心中忽地涌起一股豪情,既已踏入这江湖山水,何不顺势探寻那些隐于尘世的佛道名胜,也好让心灵在这纷扰世间寻得一处静谧港湾。
四人一路向东,风餐露宿,倒也不觉辛苦。这一日,来到了江南西道安仁县地界。打听之下,知晓那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修炼之地——现今的马祖岩,便在邓埠镇外不远处。说起这马祖道一禅师,那可是禅宗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无忌勒住马头,回首对众人说道:“这马祖道一禅师,俗名马燧,乃是汉州什邡人氏。自幼聪慧,对佛理似有宿慧,成年后削发为僧,师从南岳怀让禅师,这怀让禅师正是六祖慧能的弟子,随侍六祖十五年。马祖道一禅师其禅法不拘一格,倡导‘即心即佛’,以日常起居、劳作皆为禅修契机,影响了后世无数修行之人。”
赵敏听得入神,手中马鞭轻挥,接口道:“如此说来,这禅师倒是将高深佛理融入了寻常生活,这般接地气的修行之法,倒让人好生钦佩。想必这马祖岩定是因他常年在此参悟,才得了这声名。”说话间,已能望见远处山峦起伏,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在周边群山映衬下,显得颇为壮观,想来那便是马祖岩了。
待到山脚下,弃了马匹,徒步登山。山间小径蜿蜒曲折,两旁杂草丛生,却难掩那股古朴的气息。行不多时,见一巨石,上面刻有模糊字迹,小昭凑近细瞧,轻声念道:“平常心是道……这莫非是禅师所言?”无忌点头道:“正是,这简单几字,却道出了禅法真谛。人生诸事,若能以平常心待之,不为外物所扰,便如同顺水行舟,心境自开。”
再往上走,渐闻潺潺水声,原来有一清泉自山间涌出,汇聚成溪,潺潺流淌。溪边有一简陋茅屋,虽已破败不堪,但从其布局能看出曾有人居住。逸尘兴奋道:“这莫不是禅师当年静修之处?在此聆听泉声、感悟自然,难怪能悟出那般精妙禅理。”四人走进茅屋,屋内仅有一方石桌、几个石凳,以及墙上挂着的一串佛珠,岁月的沧桑在这些物件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赵敏在石桌上轻轻摩挲,似能感受到当年禅师在此参禅打坐的气息,说道:“这佛珠历经岁月,想必承载了禅师无数的祈愿与智慧。”说罢,盈盈下拜,众人见状,也纷纷行礼,向这位禅宗大德致以敬意。此时,阳光透过茅屋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光束,仿若佛光普照,给这破败茅屋增添了几分神圣之感。
在马祖岩上,他们或驻足沉思,或轻声交流感悟,直至日暮西山,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才缓缓下山。下山途中,小昭忍不住感慨:“今日在此处,仿若时间都慢了下来,与禅师隔空对话,聆听禅音,这心境好似被清泉洗涤过一般。”无忌微笑道:“佛道之妙,就在于此。能让人在喧嚣尘世中寻业。咱们这一路探寻,收获的可不只是风景。”
下得山来,四人腹中饥饿,便寻了一处当地的酒肆。店小二热情迎上,推荐了几道安仁特色:“客官,咱这儿的灯芯糕,那可是传承数百年的名点,入口软糯,甜而不腻,相传还曾是宫廷贡品哩;还有这枳壳炖猪脚,枳壳是咱安仁山间特产,与猪脚同炖,去腥增香,猪脚软糯入味,最是滋补。”四人听了,饶有兴致地点了这几道菜。
不多时,菜上桌来,灯芯糕色泽洁白,形如灯芯,拿在手中轻轻一掰,绵软细腻。小昭轻咬一口,眼中满是惊喜:“这糕点甜润爽口,吃在嘴里,仿佛把这一路的疲惫都驱散了。”赵敏也点头称赞,边吃边说:“难怪能入宫廷,果真是精细美味。”再看那枳壳炖猪脚,猪脚炖得色泽红亮,汤汁浓稠。无忌夹起一块猪脚,入口但觉肉质鲜嫩,枳壳的清香与猪脚的醇厚完美融合,赞道:“此等美味,既有口福,又能滋补身体,甚好。”逸尘狼吞虎咽,吃得满嘴油渍,引得众人一阵欢笑。
酒足饭饱后,四人稍作休整,又朝着龙虎山进发。这龙虎山,来头可不小,乃是道教祖庭,声名远扬四海。张无忌再次开启话匣子,讲述起张道陵的传奇故事:“这张道陵天师,乃东汉沛国丰人,本是太学书生,饱读诗书,精通五经。可当时天下大乱,疫病横行,眼见苍生受苦,他毅然弃官归隐,云游山川,寻求救世之道。”
赵敏接道:“听闻他后来在龙虎山得老君授法,创立道教正一派,以符箓咒术济世救人,驱邪祛病,当真是功德无量。这龙虎山也自此成了道教圣地,历代天师传承衣钵,延续香火。”一路谈天说地,龙虎山的轮廓已在日前逐渐清晰。
只见群山环抱之中,龙虎山巍峨耸立,峰峦叠嶂,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一般。山脚下,道观错落有致,红墙黛瓦,在绿树掩映下格外醒目。道观大门上方,高悬的匾额上书“正一观”三个大字,笔力雄浑,透着庄严肃穆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