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言:“……”已老实求放过。
上班后,沁言发现小孩子总会因为一些意外事件入院。
他们纯真无邪、对世界充满无尽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仿佛每一天都是一场奇妙冒险之旅。
正是这份天真烂漫,也常常伴随着让人始料未及的意外事件。
不得不说,孩子们固然惹人怜爱,但他们就像一个个神秘莫测的小精灵,总能做出一些超乎想象之事。
这不,沁言责护,病房里便迎来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病号,躺在床上摆弄着磁力珠玩耍误食的小家伙儿,今年五岁。
谁能料到呢?磁力珠不慎从孩子手中滑落掉入口中并吞进肚子里。
这下可把家长给急坏了,赶忙带着孩子匆匆赶到医院寻求帮助。
入院时全家出动,孩子爸爸:“护士,孩子误服磁力珠要住院,麻烦请医生看看他。”
沁言迅速给孩子办理入院,安排床位,交代注意事项。
家长将孩子抱到医生办公室,讲述事情经过。
经检查发现,6颗磁力珠彼此吸附,位于孩子右下腹部。
沈昱川:“你们先带孩子去病房,我开个医嘱请护士给孩子进行通便,然后你们再去拍个片子。”
“谢谢医生!”
“不客气。”
沁言接到医嘱,给小孩子进行灌肠,“宝宝妈妈配合我一下,我灌进去后,你尽量捏住他的两瓣屁股几分钟,小朋友实在憋不住了再去卫生间解手。”
“好的。”
灌完肠,沁言温和道:“后面小朋友拍完片子拿给沈医生。”
“嗯,麻烦你了。”
沁言笑笑,“不麻烦。”
沈昱川:“复查腹部立位片,现在6颗磁力珠又移动到了横结肠的位置。发生位移是好事,说明磁力珠没有分散在不同的肠管,有自行排出体外的可能。接下来就是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方式,密切观察磁力珠的动向。”
孩子全家原本紧绷着的心弦突然间松驰了下来,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终于瞥见了一丝曙光,他们脸上那原本如乌云密布般的紧张与焦虑之色也渐渐消散开。
沁言推着治疗车进病房:“10床宝宝打个留置针啊。”
她轻声对小朋友说道:“来,宝贝儿最听话啦,要乖乖哦!等会儿阿姨给你打针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点疼,但只要你勇敢一点,很快就好啦。”
她转头看向孩子的父母,叮嘱道:“麻烦你们把孩子的小手和小脚轻轻按住,别让他乱动。”
紧接着,沁言动作娴熟地扎止血带,消毒手面,拿起留置针,迅速而准确地将针头刺入孩子纤细的血管之中,成功开通了静脉通道。
贴上敷贴后,沁言用弹力绷带将孩子手上的留置针保护固定,并再次嘱咐道:“注意手腕的正确姿势哦,不要碰水乱动,我先去准备一下药水,马上回来给他输液。从现在开始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啊。”
听到这里,孩子的父母连连点头应道:“好的好的,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
看着这对父母如此通情达理、积极配合,沁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返回治疗室继续忙碌起来。
有了静脉通路,维持水直接接上。
第二天复查的时候磁力珠已经位于肛门口附近。
小孩子:“妈妈,我要便便。”这次磁力珠自主排出体外。
孩子妈妈:“他爸,你拨一下,数数是不是6颗”。
全家人捏住鼻子,扒在一起数,正好6颗。
他们兴奋地跑到沈昱川面前:“医生,磁力珠解出来。”
沈昱川:“太好了,你家孩子最幸运的就是6颗磁力珠是吸在一起落入口中的,如果是一颗一颗分次吞入,那就会互相吸引,磁力珠强大的磁吸力挤压肠管会引起肠壁穿孔坏死以及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孩子家长听得心惊胆战,不敢想象如果的事情,“那真的挺幸运啊,好在这些磁力珠与宝贝“和平共处”,在肚子里来了一次“一日游”,选择“自行离开”。”
沈昱川替他们高兴,多提了一句:“近两年来,接诊了十余名误服磁力珠的患儿,仅有你家这一例没有手术治疗,你就说孩子多幸运吧,没受手术的罪。”
孩子家长庆幸道:“是啊,中了大奖,以后可不敢让他再玩磁力珠了。”
沈昱川点头:“以后千万要注意,对于小朋友来说,彩色的小珠子总是充满着吸引力,尤其这些珠子很像糖果,小孩子会好奇能不能吃?是什么味道?极易造成误食。”
孩子妈妈感谢:“谢谢沈医生!我们以后绝对不会让孩子碰磁力珠。”
沈昱川:“现在没事了,下午我安排你们出院。”
“好的。”
一家人因为6颗磁力珠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胆战心惊的“惊魂24小时”。
他们入院时满脸焦虑紧张,办出院时如释重负,笑容满面,“桑护士,多谢你的照顾啊!我们回家了。”
面对家长真挚的道谢,沁言微笑着回应道:“别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看到孩子平安无事,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说话间,她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孩子可爱的小脑袋瓜,她柔声说道:“祝愿宝宝能一直健康快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