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反骨天生 > 第17章 武境初解

第17章 武境初解

“这个嘛,胡编乱造而已。对了,舅父大人,您是一名武师,关于武学我有些问题请教。”李易转移话题道。

“什么问题?”

“关于武学的境界,麻烦舅舅详细说给我听一下。”李易道。

“臭小子,你学武也几年了,武学境界还用我来说吗。”

“舅父大人,我当然知道武学境界划分,但是读者大人不知道,所以必须交待清楚。”

“这个‘牍者’大人是什么人,莫不是案牍小吏,何以敢当大人的称呼。”舅舅不解道。

“舅父大人有所不知,这个读者大人固然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有一点舅舅要记住,我等生死与前途全握在一名叫‘懒猫’的作者大人的手中,而读者大人却是作者大人的衣食父母,所以间接的也就成了可以决定我等生死的大人物了。”

“哦,既然是大人物,那我不妨细细说上一遍。”

“武学境界分四级,武徒、武者、武师、宗师。上面还有大宗师,不过不是新的境界,只是对宗师中地位高的人,比如大家族、大帮派的家主或掌门人的尊称。”

“境界的划分都是根据内功境界来的。除了内功,还有外功。外功被称为武艺,就是打法,配合内功的发挥。”

“内功也被称为气功,是练法。由呼吸法门、桩法、肢体慢动作、真气运行法门等组成。”

“有句老话,叫做‘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就是说的内功是学武前提。”

“修炼内功是最难的一步,武徒自己是感受不到任何真气的,只能由武师将真气度给武徒。过了武徒这一阶段,武者就可以自己积累真气了。”

“所以判断一个人的武学程度,只要根据他真气掌握的程度来看就可以了。需要他人度气的是武徒。武徒不光是需要人度气,他们的经脉还存不住真气,如同一块漏田存不住水一样。”

“在武师的帮助下,武徒不断用真气冲刷经脉,一旦经脉贯通,真气可以在经脉中往复运行,我们称之为开经河,经河既开,从此迈入第二个境界,武者境。”

“武者的经脉可以存储真气,通过修炼还可以壮大真气。当十二脉都壮大之后,可以尝试把身体与经脉中的穴位连通起来。以经脉为河,身体为海,这个过程称为开气海。真气不用时通过穴位散入到身体中,需要时,穴位可从身体取用真气。一旦开海成功,就迈入武师境。”

“武师境的最大特点是以身体的某个任何部位为介,将真气外放于体外,当然练得多的部位还是手足,手足灵活,且经脉集中,穴位丰富。所以武师可以帮助武徒修炼而武者不行就是这个道理。”

“武师之上是宗师,宗师在武师的基础上,在正经十二脉外,修炼奇经八脉,他们炼到极致,浑身上下任何部位都可以直接从气海中取用真气用于进攻和防御,宗师的巅峰可算是入化境。”

听到这里,李易明白了,和这种武学境界划分类似的是华国古代读书人的划分,也分为四类。没有功名的统称童生,上面是秀才、举人、进士,分别对应这里的武徒、武者、武师、宗师。

所以说这里以武传家是很困难的,因为学武的前提是由武师度真气。武徒经脉里存不住真气,这就决定了武师要三五天一次的给武徒度真气。因此,以武传家的前提是,家里永远有武师,而这是很难的。

怎么个难法,以读书人来类比,可以更好的进一步去说明难点之所在。

如果以武传家的条件类推到诗书传家的条件,那就是是要求家里必须有举人教授才能读书。这就太难了,你并不能保证每代都有举人。只要缺一代,马上就失去传承。

练武比读书更难,人们都说穷文富武。没有家财不可能练武。

首先要保证营养,不然一练身体就废。其次要不断用药,培元筑基,洗经伐髓。所以只有大家族才能练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紫鸾记一步一音无敌万岁爷水源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