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螈开始,那是五,然后是图额,是六,再之后七是战马,后面的羊,对应的数字是八。
如果配上地支的话,也就是说。这祭坛供奉的是十二生肖!
盲螈的浮雕是龙,众人认为是古人把盲螈当成了龙的幼崽,图额的浮雕是黑蛇,我们开始以为是为了祭拜水神,现在看来,就是在纯粹的祭拜蛇。然后是马,眼前的是羊,这配上地支的话,就是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可是,这大周时候就有十二生肖了?
刘洋仔细想想似乎还真的不知道十二生肖这事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就只知道是历史上留下来的。
刘洋于是问教授道:“教授,您知道我们国家传统的十二生肖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教授听完刘洋的问题,明显的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说道:“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难道你认为?”
“对,我觉得这顺序,不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十二生肖么?”刘洋指着那石门说到:“先前的盲螈、黑蛇,再到后来的战马,和公羊,以及。。。猴子!这不是正好符和我们十二生肖的排序么?”
教授想了想说:“你还别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这有没有什么记载说,这个起源于哪呢?”刘洋追问道。
“你让我想想。。”杨教授眯着眼睛想了一会,睁开眼睛说道:“我记得,十二生肖起源于何时,到今日也没有个定论。”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而其中《日出·盗者》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两百年左右。”
杨教授推了推自己厚重的眼镜,又道:“但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即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着。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自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到三个小时。”
想不到,原来我们一直熟知的十二生肖,竟然没有定论起源于哪里,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刘洋好奇道:“那教授,这个王充又是谁呢?”
“这个我知道。”曲振兴完成了他的工作后接话道:“王充大约生于公元二十年死于公元九十年左右,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的代表作品就是《论衡》,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唯物主义哲学着作。”
“那这个王充是哪里的人呢?或者说,有没有记载他的祖籍是哪里?”刘洋还真不知道这个王充是谁,毕竟他不是学考古出身。
曲振兴耸了耸肩膀,表示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书上没写他的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