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后,陈桂芳端着碗筷去了厨房。
陈瑞和于秋林在客厅里喝起了茶。
“现在店里的生意不错,我想再开分店,姑父你愿不愿意来帮我?”
陈瑞直接开门见山。
于秋林先是高兴了一下,可随即又犹豫起来:“我没什么文化,就会点木匠手艺,能做得了吗?别耽误了你的事。”
“肯定能做,这事没什么难度,就是需要有人居中协调,姑父你肯定能干好。”
陈瑞的计划是,以奶茶店的名义,去银行贷款,拿到启动资金。
然后利用陈爸的关系,分期买做奶茶的设备。
这样一来,奶茶店的前期投入几乎不用他投钱。
只要后续生意好,他完全可以用店里的收入来还银行的贷款,和厂家的设备钱。
这是很典型的借鸡生蛋,只要能走通,他就能在短时间内开出很多家奶茶店。
这件事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
说简单是因为,资金没有问题,各种设备、材料也没有问题,只需要一个人来统筹协调。
说难是因为,这个人不太好找。
开过店的人都知道,前期准备工作是很磨人的。比如找店铺,跟房东沟通,买建筑材料,装修,设备进场……
各种大事小情,全都掺在一起。
不仅需要天天跟着,还要时刻准备处理新出现的问题。
陈瑞不可能忙得过来。
自己搞没时间,找别人又不放心。
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于秋林身上。
陈瑞知道,二姑父于秋林长期在农村做木匠,虽然对外的沟通能力有些欠缺,但是人品过硬,做事认真。
事情只要交给了他,他就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做好。
陈瑞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能力差一点没关系,干一段时间,自然而然能力就上来了。
只要人信得过,其它的都不是问题!
“好,你让我干,我就干!”
于秋林答应得很痛快。
他知道陈瑞是看在他二姑的份上,想拉自己一把。
自从腰受伤以后,他干不了木匠,做不了重活,天天在家愁工作的事,愁得他有时候晚上都睡不着觉。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
闲聊几句后,陈瑞骑着电瓶车去到了师大的办公室。
他准备让方泽宇针对悦茶开发一个软件,这款软件不仅要满足收银需求,还得记载店里各种原料的消耗情况。
一天卖了多少杯,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
全部要有一个明确的记录。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随着分店的数量越来越多,规范化管理是必然要施行的事情。
像目前这种,自己做奶茶自己收钱,每天的账都是一个大概的情况,不可能让它长久下去。
想要把奶茶店做大,光靠人管是不行的,最终还是要建立起一套良好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建立起来了,以后的店直接复制就行。
这几乎是每一家连锁店的必经之路。
方泽宇听了他的来意后,没有表露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