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说:“这辆电动车是用电能,而不是汽油驱动的。
车里装有七块电池,续航里程能达到80公里。
如果电池耗尽,只需充电就能再次运行80公里。
使用电能不仅更便宜,而且还非常环保和方便。”
吴部长点头表示赞同:“能让我试试吗?我还从未见过这种车子。” 何雨柱随即下来,教吴部长如何操作。
吴部长学会了,轻轻转动钥匙并启动制动器,电动车立刻跑了起来。
周围军管会的成员看到这奇妙的装置都惊叹不已。
绕了一圈后,吴部长兴奋地说道:“柱子,真厉害。
才这么短的时间,你就造出了这么好的电动车。
它使用电能不仅节能,还能大大节省我们国家的燃油。
只是不知是否可以大规模生产呢?这样既能为老百姓省钱,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何雨柱从怀里拿出电动车的设计图递给吴部长:“这就是制造电动车的方法。
所需材料不多,对工艺的要求也不高。
只要国家愿意投入研发,一定能研制成功,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蓄电池,但在这儿也有详细的设计图。”
吴部长接过设计图,激动地说:“太好了,柱子,我没有看错你。
放心吧,国家一定会好好表彰你,我会把你的情况报告上去的。”
何雨柱接着说道:“吴部长,我的这辆电动车还没有上牌,希望能请您帮忙。” 吴部长点头答应:“没问题,我给你写一份介绍信。”
拿到介绍信后,何雨柱前往车管所进行登记上牌。
从此,这辆电动车就成了合法的交通工具,也成为50年代国内第一辆电动车。
骑着这辆新电动车到清华北大上学时,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
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电动车,此时的何雨柱成为了校园里最抢眼的人。
这时,林正国看到何雨柱,喊道:“柱子!”
何雨柱骑着电动车来到林正国面前,林正国上上下下打量着他,震惊地问道:“柱子,这是电动车吗?你真的制造出来了?”
何雨柱点点头说:“是的,我和学长古月歌一起研究了一个半月,今天终于成功了。”
林正国并非不明事理的人。
古月歌研究了两年都没能成功,而何雨柱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这项任务。
显然,这辆车主要是何雨柱的杰作,但他还是提到了古月歌的名字。
林正国对何雨柱的天资感到由衷的钦佩。
当初,他还真没想过何雨柱能够完成这样高难度的项目,这确实需要极大的创造力。
然而,何雨柱竟然完成了这项任务,制造出的电动车外形十分吸引人。
林正国问道:“你这款电动车性能怎么样?”
何雨柱回答说:“一次充电可以跑80公里,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 林正国听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种续航能力的确非常实用。
这样的设计彻底弥补了电动车的不足之处,称得上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创新。
林正国决定亲自试驾一番,体验过之后称赞道:“柱子,你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出一辆电动车。
而且你在上面做了这么多改进,让它变得如此完善。
不过这电动车能不能普及呢?”
何雨柱点头说:“如果国家愿意制作的话,肯定能够普及。
我已经通过朋友把设计图交给相关部门了,普及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林正国也点点头,说道:“好,非常好。
柱子,你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
国家有你这样的人才,真是国家的福气。
将来一定会有不少人来找你。
既然这项技术已经交给了国家,你就不要再透露给其他人。
现在的局势复杂,如果不小心泄露给外国人,对国家将是巨大的损失。” 何雨柱点头表示同意,这个他已经考虑过。
因此,他把设计图交给了军管会的吴部长,因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尽管电动车技术不算高级,但如果国家开始大规模生产,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
不过这些都不需要何雨柱去担心。
他骑着自己造的电动车去上课。
同学们见到他的新作品后,都纷纷围了过来。
“柱子,这是什么新型交通工具?怎么从来没见过了?”“看上去不像摩托车,连油箱都没有。”
“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
何雨柱笑着解释:“这是电动车,使用的动力是电能。” 大家都很惊讶。
“天哪,竟然是电动车!柱子,这是你自己做的吗?”
何雨柱点点头:“是的,刚研究出来,现在只有一辆。”
“性能怎么样?”
何雨柱回答:“续航80公里,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
“我的天,柱子你真厉害,连外国都没能攻克的技术,你居然成功了,真是太牛了。”
“不愧是全国高考状元,这头脑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柱子,能让让我试一试吗?” 何雨柱说:“当然没问题。”
当一位同学坐上去试驾,车子飞快地启动时,大家又一次被震撼了。
听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大家都羡慕不已。
谁不想拥有一辆这样的电动车呢?“柱子,这辆车的成本是多少?”
何雨柱答道:“大约700万元,很多材料很难收集,如果想大批量生产,还需要国家的支持。
普通人想自行制作是相当困难的。”
大家都惊叹不已,这个价格的确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
“希望国家能尽快投入生产,这样的话我们也能骑上电动车。”“真是羡慕啊。”
进展迅速。
何雨柱研发电动车的消息很快就流传开来,首先吸引了一群来自清北的教授们前来探寻。
“老林,电动车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要知道,国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最终放弃了。
一个学生怎么可能做到这点,我实在是难以相信。”
“确实,老林,是不是模仿了外国的设计呢?续航、承重力和性能都不达标,故障频发……这些都是现有电动车的弊端。
如果也是这些问题,这种车就一点实用性也没有。”
面对这些怀疑,林正国笑言:“你们听说后才来的吧?亲自去看一看不就明白了,亲眼所见总胜过旁人所述。”
当他们来到教学楼门口时,眼前的电动车让他们无不震惊,“真是一辆电动车,并且款式与众不同。”
“它的外观设计很精致,也似乎很实用,应该能载三个成人……”
“不过它的续航如何尚不知晓。”
这一群教授们像孩子般好奇地围在车前仔细打量。
最终耐不住性子,林正国只好唤出何雨柱,他们急于体验这款电动车的实际效果。
当电动车被交到教授手里之后,一位教授试驾了一圈,不由惊叹:“动力非常足,驾驭起来也特别顺畅,稍微适应就能熟练操作。
雨柱,这款车性能究竟如何?”
何雨柱简答:“单次充电可行驶80公里,最高速度可达50公里每小时。”此言一出,
教授们的表情更加惊异:“非常好!这几乎是解决了当前电动车所有的缺陷。”
随后每位教授轮流试驾,证明何雨柱所言非虚,速度确实可以达到他所讲的数据。
大家不由对何雨柱大加赞誉。
“好小子,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栋梁之才。”
“这个电动车确实非常实用,若广泛推广,比摩托车方便多了。”
“设计独特新颖,堪称全球首创。
何雨柱,你的成就值得赞扬。”
面对如此赞赏,何雨柱表现得异常冷静。
在他生活的年代,电动车早已成为常见之物,但在这个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国度,这一切仍是新事物,资源和技术都有很大不足。
为此,清北特地为何雨柱举行了颁奖大会,全体师生参加了这一仪式。
何雨柱还受邀上台发言,以此激励更多学子投入到创新发明之中。
这次经历不仅为何雨柱在清北赢得了盛名,更让学生们尤其是女学生们对他投以崇拜的眼光。
下课后,
何雨柱驾驶着自己创造的电动车,前往小学门口接妹妹何雨水。
“雨水,你哥哥今天可能没法准时过来,要不你先跟我回家?我会跟门卫说一下,等你哥哥来了让他直接去我家接你。”何雨水的班主任说道。
何雨水摇摇头,回答道:“老师不用了,我哥哥的电动车已经做好了,他今天肯定能按时来接我。”
班主任惊讶地重复道:“电动车?”
她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新奇的东西,心中充满了好奇。
正当她想问点什么时,突然看到远处,何雨柱骑着一辆电动车疾驰而来,稳稳地停在了校门口,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班主任惊讶地看着何雨柱的电动车,它的外壳非常精美,既不像摩托车,又没有加油口,但却跑得飞快,令她倍感震撼。
“哥哥!”何雨水激动地冲了过去,其实她心里也有一丝担心,但见到何雨柱的一瞬间,所有的担忧都消失了。
何雨柱确实没有骗她。
她兴奋地问道:“哥哥,这就是你制作的电动车吗?真的好漂亮!”
何雨柱笑了笑,答道:“对,而且还很快,以后晚上用它接你回家,一定不会太晚。
哥哥说过的话,一定会实现的。”
何雨水满脸欢喜地说:“哥哥是最棒的!”
看着何雨水高兴的模样,何雨柱也笑了,带着她逛了逛附近的地方。
何雨水异常兴奋地说:“哥哥,这电动车跑得好快啊,真好玩!”
两人兜了一圈后,何雨柱买了些菜,带着何雨水回到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