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等了好一会儿,终于,他们瞧见似乎是一家人的十几口人,正赶着一辆牛车从路上走过。
苏文城见状,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勇气,伸手将这家人拦了下来。
那一家人被突然拦路,顿时面露惊恐之色,脸色惨白如纸,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哆哆嗦嗦的,颤抖着喊道:“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我们可没有钱呀,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
苏文城见状,赶忙往前站出一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着为首的老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书生礼,语气平和地说道:“老人家,您好。您莫要害怕,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只是从山里出来的,对这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只是想问问您,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人见苏文城这一副温文尔雅、和善有礼的模样,心里那股子害怕劲儿才稍稍消退了些,定了定神后回答道:“哦,这里是梨花镇,距离淮南府不远,只有一天的路程。”
苏文城一听这儿离淮南府很近,心中不禁暗暗高兴起来,觉得离目的地又近了一步。
他赶忙又继续问道:“老人家,您这是从哪里来,又准备往哪儿去呢?”
老人长叹了一口气,满脸无奈地说道:“我们是长柳县的,这不是遭了干旱嘛,地里颗粒无收,实在没办法,只能一家人去逃荒啦。
具体要去哪里,我们也没个准儿,反正就跟着大家伙儿一起一直往南走呗,想着总有一天能找着个能安定下来的地方的。”
苏文城听了,心中满是感慨,对着这一家人道谢后,便带着大虎和二毛默默离开了。
他一边走,心里一边一阵阵地难过,暗自思忖着,就因为这一场干旱,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像大家一样,被迫背井离乡,踏上这前途未卜的逃荒之路。
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究竟能有多少人可以安全地到达南方,最终找到一个能安定下来的地方呢。
想着这些,他的脚步也变得愈发沉重起来。
离开官道后,三人一番商议过后,都觉得得赶紧回到营地里,免得大家伙儿在山上干着急。
于是,他们脚步匆匆地往回赶,不多时便回到了营地。
一到营地,众人便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情况。
苏文城、大虎和二毛也没耽搁,立刻把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村长。
村长一听这儿距离淮南府仅仅只有一天的路程,脸上顿时浮现出了笑意,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一般。
可随即,他又想起了最为关键的事儿,赶忙问道:“那文城啊,你们打听清楚了没有,这地方抓不抓壮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