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柱也笑着点点头,说道:“是啊,妹妹,这次大家一起走,相互帮扶着,肯定能顺顺利利到达目的地。”
屋里的其他人听了,也都纷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讨论起明天出发的准备事宜来,一时间,家里满是热闹欢快的气氛。
姚清霜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不住地点着头说道:“亲家,这可真是太好了呀!你瞧瞧,原本想着明天就要和你们分开了,老三媳妇心里别提多难过了,一直愁眉苦脸的呢。现在好了,大家能一起走,她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总算能落了地咯。”
说到这儿,姚清霜的目光在赵家人身上一一扫过,眼神里满是赞许。
她心里琢磨着,赵家的爷们儿可都是杀猪匠,那身板儿,一个个都长得高高大大的,往那儿一站,就透着一股子威风劲儿,看起来威慑力十足呢。
这一路上要是有啥状况,带着他们一起,咱们大家伙儿的安全指数那可不得直线上升。
赵锁头听了姚清霜的话,心里也是暖烘烘的,他赶忙站起身来,一脸感激地对着姚清霜说道:“亲家母,今天可真是多谢你送给我们红薯啦。你还别说,这红薯的味道真不错呀,甜滋滋的,在这逃荒的路上,能吃到这么好的红薯,可真是难得的美味咯。”
说着,赵锁头不禁回想起刚刚收到红薯时的情景,那一份雪中送炭的情谊着实让他感动不已。
他在心里暗暗琢磨着,这亲家母一家可真是大方,在这逃荒的路上,大家都缺粮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苏家竟然能匀出这么多粮食给他们赵家,这可不仅仅是几袋红薯的事儿,分明是把他们当成了实在的亲戚呀。
这份情,可得记在心里头呢。
以后要是苏家有啥事儿,自己可得多给他们搭把手才行,可不能辜负了人家这份真心实意的情谊呀。
姚清霜笑着说道:“你们喜欢吃就好!这红薯是我在府城偶然碰到的,那老板说是番邦传过来的玩意儿,我当时瞅着新鲜,就寻思着买些回来尝尝。
原本还担心那老板是在忽悠我,没想到这红薯滋味确实难得,在这平日里吃惯了粗粮的日子里,能尝到这么甜滋滋的红薯,也算是一种小惊喜了。”
说到这儿,姚清霜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她接着说道:“既然咱们要一起赶路,那苏家村的规矩,你们还是得提前了解了解,免得生出些不必要的麻烦来。”
说着,姚清霜扭头看向一旁的儿子苏文均,“老三,你给你老丈人他们讲讲我们村里的规矩,让你老丈人他们心里都有个底儿。”
苏文均听了母亲的话,立马站起身来,拍着胸脯,一脸爽快地答应道:“娘,你放心吧。我这就跟他们说清楚苏家村逃荒的规矩。”说完,他便朝着赵锁头等人走了过去,准备将苏家村的规矩一一道来。
当赵锁头带着赵一柱从苏家村回到自家屋里的时,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带着几分担忧与不安,毕竟这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一直是悬在大家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赵锁头刚一进门,大家的目光便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还没等众人开口询问,赵锁头便满脸喜色地大声说道:“苏家村已经答应让咱们跟着一起赶路啦!”
一赵家人先是一愣,紧接着便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那压抑了许久的沉闷气氛一下子就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太好了,这下可好了!”
“终于不用咱们孤零零地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