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40章 南疆烽火

第40章 南疆烽火

公元979年11月(宋辽满城之战结束后不久),被宋朝册封为交趾郡王的越南丁氏王朝的“开国皇帝”丁部领以及他的长子丁琏(被宋朝册封为安南都护、检校太师兼静海军节度使)惨死于由宫廷卫队所发动的军事政变。得知此事后,丁朝大将黎桓带兵入宫平乱,随后黎桓便拥立丁部领的幼子、时年仅六岁的丁璇为帝。数月之后,与杨太后(丁部领的老婆、丁璇的生母)在暗地里早已发展为地下情人关系的黎桓一脚踹掉身前的牌坊将丁氏一族全部幽禁,然后他就自立为交州老大。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谓的丁氏王朝和皇帝在宋朝的史书里并不存在,当时这块地方在名义和法理上都是宋朝的属地,这里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头衔是宋朝的交趾郡王、安南都护、静海军节度使。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要尊重和承认事实,事实就是自唐朝末年开始,交州这块地方就渐渐脱离了中国中央王朝的掌控。五代时期中原王朝连统一都做不到也就无暇顾及帝国大陆最南边的这个交州,此地也就此被本地的各路土着豪强所控制。赵匡胤当年派潘美攻灭了南汉,可对于交州却是未加理睬而是任其继续半独立化地存在。因此,宋朝并未拥有对交州的实际管辖权,它在名义上是臣属,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王国。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后面会具体讲到,此处暂且不做详述。

之所要突然说到这个事就是因为当时的宋朝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侯仁宝觉得身为臣子的黎桓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简直是罪该万死,而且他自己也因为年岁渐老而想回归中原故土,他可不想老死在这个该死的、已经待了九年的岭南酷暑之地。侯仁宝觉得朝廷这时候应该发兵讨伐乱臣贼子黎桓,顺便借此机会将交州纳入宋朝的实际控制之下,他自己则可以以此为名回到开封向赵光义当面呈奏此事,然后他就可以动用各种资源让自己赖在开封再也不回邕州做官了。

公元980年6月,侯仁宝上疏给赵光义并将自己收复交州的计划一并告知,而且他在奏疏里明确表示希望能够进京面圣。眼见有便宜可捡,赵光义大喜之余就准备叫侯仁宝回到京城向他当面汇报工作。侯仁宝的美梦眼看就要成真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卢多逊跳了出来。

卢多逊对赵光义说道:“陛下,这样不行啊!如果侯仁宝突然离开邕州肯定会引起交州那边的怀疑,这样一来我们的计划就有可能败露。我觉得陛下你还不如直接把这事交给侯仁宝,你就让他负责把交州的叛乱给平了吧!”

赵光义稍加寻思后觉得卢多逊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下诏任命侯仁宝为交州路水陆转运使,兰州团练使孙全兴等人为邕州路兵马都部署,宁州刺史刘澄等人为廉州路兵马都部署,宋军水陆并进讨伐黎桓。相比后来宋神宗时期宋军三十万人马征伐交州,此次宋军的规模小了很多,顶多也就三五万人,而且这些人还是南方地区的守备部队而非京城里战斗力强悍的中央禁军。

接到这道任命,侯仁宝简直是差点气得当场吐血。如果他知道赵光义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都是因为卢多逊从中插了这么一脚,那他肯定会恨不能将卢多逊碎尸万段。这时候同样气得吐血的人还有赵普。为啥?因为侯仁宝是赵普的亲妹夫!

本来赵普的这个亲妹夫当初在洛阳当官是好不自在,可随着赵普的倒台,侯仁宝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在卢多逊的进言下,赵匡胤将侯仁宝派到遥远且湿热的邕州当官。当时的邕州远不是现在的南宁,那叫岭南瘴气丛生之地,在唐宋时期能够被派到这个地方来当官的人有好多都是犯了事或是得罪了朝廷里的权贵。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之就是集体下地狱,卢多逊不但搞倒了赵普,连赵普的亲戚他也没有放过,侯仁宝在邕州当了九年的知州却毫无内调或升迁的希望,卢多逊这摆明了就是要让他老死在岭南。

这就是为何侯仁宝和赵普都因为此事而差点气得吐血的原因。

面对煌煌圣谕,侯仁宝是欲哭无泪,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他跪着也要走完。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假如侯仁宝这次能够立下大功顺利攻占交州,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离开邕州,以他那时候的大功臣身份怎么也得在朝廷的枢密院里混个官来当当。于是,侯仁宝收拾心情准备兵发交州去建立一番不世之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