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惊疑不定的看着他。
平时荀攸看着挺正经的一个人啊。
“那些舞女不都是你寻来的?”
“是我寻来的啊。”
“那你还馋?”
“我没碰啊!”
“陛下没给你赏?”
“赏了我没要。”荀攸一脸无辜。
郭嘉噎住。
就在他不知该说什么时,有人扯着嗓子喊道:
“天子驾到!”
百官纷纷施礼,高呼万岁。
百姓们也全都跪了下来。
刘辩出场,他今日穿的很朴素,冠冕也没戴,就像是个邻家少年。
“诸卿都平身吧,今日耕籍礼,朕是来耕地的,不是来上朝的。”
大臣们都直起了身子。
刘辩见那些百姓还跪着,他丢掉一众大臣,向百姓们走去。
他主动上前搀扶为首的一名老者,“乡亲们快请起,朕今日来此与你们同耕,希望大汉能有个好收成,再无人饿肚子。”
被扶住的那人是个老者,胡须发白。
被天子亲自搀扶,这是何等殊荣,老者激动的说不出话。
刘辩看了一眼其他百姓,他们依旧跪在地上不肯起,轻叹一口气,视线落回在老者身上,声音和善道:
“老先生年长,乡亲们不听朕的,总要尊长的,帮朕让乡亲们起来好吗?”
老者连连点头,“小民……小民愿意为陛下效劳!”
他颤巍巍的站起,转过去对着周围的村民挥手喊道:
“都起来吧!天子说要跟咱们种田呐,都快起来!”
百姓们这才犹犹豫豫的站起,每个人的脸上神色大不相同。
有惊喜高兴,有疑惑不解,各种复杂的面色,交织在一起。
他们绝大多数连字都不识,对历史更不了解。
从没听说过,高高在上,宛如神明的天子,会下地与百姓一起种田。
刘辩这时候,下意识的托起老者的手。
实在是对方的手硌得慌,他想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双手。
干枯发瘪,骨瘦嶙峋,沟壑繁多,老茧遍布。
这是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手。
老者几次想把手缩回来,但却被刘辩抓住。
刘辩抬起头,目光落在老者的竹帽上,脖子上还搭着汗巾,看来是准备下地耕作。
他忍不住询问道:“老伯贵庚?”
“不贵不贵,小民已过花甲之年了。”
六七十了?刘辩皱眉问道:“老伯还要下田?家里的其他人呢?”
这件事似乎戳中老伯的伤心事,老泪忽然就涌上眼眶。
他得已把手抽回来,用衣袖擦去眼泪。
“小民失态了。”
刘辩摇头,示意他说下去。
老者缓了一会,才哽咽道:“小民家中原有四子,大儿不幸早夭,二儿董贼乱政时,顶撞作恶的凉贼,死无全尸,三儿入北军,随陛下出征过弘农,小儿子因为早年间家无余粮,拿去跟人换了粮食吃……小民家中还有一个老伴生病卧床,还有两个孙女都嫁了人,孙子随孙坚将军出征了……”
随着老者的诉说,刘辩逐渐明白了老者的家庭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