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荀攸的诉说,百官们脸上都露出笑容。
甭管他们官职是干什么的,这幅盛世画卷,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这下他们总能自诩文景之臣了吧?
“好,好啊。”
刘辩多了些笑意,虽然百姓们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但至少不用每日提心吊胆,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亡。
不包括那些豪强藏起来的人口,汉民足有五千万,可之后到三国时,十室九空啊。
能让百姓凑合着活下去,生活安定些许,田地不再荒芜,他已经有很强的成就感了。
百官见此情形,纷纷一拜高呼:
“如此盛世,全仰仗陛下天恩,愿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刘辩笑容收敛。
这特么叫哪门子盛世?
天下十三州,唯有司隶地区,百姓在他的治下能衣着褴褛,每日清汤寡水的活着。
得敲打众大臣一番,省得他们骄傲自满。
刘辩皱眉道:“诸卿难道忘了刚刚还在吵粮草的事?唯有全国各郡县仓禀充裕,百姓吃饱穿暖,兵精甲足,疆域扩大,四方来服,才可称得上真正的盛世,诸卿若是只想做司隶之臣,朕看你们也不要来这上朝了,司隶各郡县应该很缺人,你们去给朕先把郡县打造出盛世再说!”
刘辩梅开二度,他没办法,腐儒们只顾着眼前的司州,将来还怎么统领天下?
众臣再次哑火。
机灵一点的大臣,心里已经开始打起小算盘。
这部分人压根没有立场,纯粹是天子喜好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天子好色,他们投其所好搜美女,天子好玩,他们就寻天下奇珍异宝。
而今天刘辩的一席话,让他们看清天子的想法,他们决定今后会时刻提醒天子光复大汉河山。
刘辩训示完众臣,坐会龙椅,沉声道:
“仗朕一定是要打的,如果不打,就会有无数汉民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叛军如此猖獗,若不尽早剿灭,朝廷威仪何在?朕的脸面何在?”
众臣默不作声。
刘辩继续说:“不过粮草之事,朕在东征前,一定会解决,诸卿回去后,也可以为朕想想办法,写成奏疏,呈送到尚书台去吧。”
“陛下英明!”百官叩首。
唯独荀攸在发呆。
粮草?
他有啊!
而且他正好要汇报此事呢。
“陛下,臣有事要奏!”荀攸一步踏出。
刘辩示意他直接说。
荀攸语速飞快道:
“臣走访司隶七郡,共募集到四百五十万石粮食,目前正着人送回洛阳。”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刘辩噌的一下站了起来,他简直要怀疑自己听错了。
“何处来的粮?”
“百姓之粮。”
“百姓?”
刘辩先是疑惑,随后面色一变,眼中杀气外放,厉声道:
“你敢纵人抢粮?!”
虽然类似的事在古代很常见,可百姓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数字。
抢粮固然快,可多少人会被活生生饿死?
而且这事居然出在荀攸身上,伤到他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