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没有,陛下请!”
县令硬着头皮挪开一步,还好他早有准备。
刘辩往前走,众人护卫在一边。
途中他一直在观察着四周的景象,同时询问了一下县令当地的基本情况。
“燕县的百姓生活如何?”
“回陛下,百姓生活安康,衣食无忧,家家户户无不感念陛下。”县令这么回。
郭嘉指着那些枯树询问:“树皮和树上的叶子呢?都哪去了?”
县令大脑飞速转动,很快有了说辞,“牲畜,让牲畜给吃了。”
刘辩站定脚步,转身望向他,冷声质问:“牲畜也吃树皮?”
“禀陛下……树皮……树皮让人剥回去当柴烧了,至于树叶,是……是羊吃的。”
刘辩眉头皱的更紧,他没有第一时间发怒,打算自己去看看虚实。
又走了一段路,在县令的带领下,前方终于出现了炊烟和茅草屋。
有了人烟,总算让刘辩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他又注意到,路边有几只野狗在啃食什么。
仔细一瞧,倒像是肉块,那几只野狗吃的满嘴黑红黑红。
郭嘉发话询问:“它们在吃什么?”
县令抬眼一看,瞬间冷汗直冒。
憋了半天,他回道:“百姓生活富足,吃不完的肉就拿来喂狗了。”
刘辩呵了一声,这一声似乎是从他嗓子里直接发出的,渗人的很。
他分明看到了人的脚。
继续抬步往前走,进入茅屋的院子里。
院子里虽然杂乱,但地上还算干净,院子中间有名老者,正在吃力的推着磨盘碾粮食。
刘辩示意郭嘉去问问情况。
仅仅一个眼神,郭嘉就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凑上前询问:
“老人家,你们家里还有多余的粮食能做面粉不成?”
老人家就像没听到,继续重复着他的动作。
县令在一边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此人是哑巴。”
郭嘉只能作罢。
县令又客气的请一行人进了里屋。
刘辩被屋中的一口寿材吸引了目光。
谁家把寿材摆在睡觉的地方?还占着中间位置。
刘辩走了过去观察,不看还好,一看顿时呆住。
寿材里满满的粮食,都快溢出来了。
郭嘉同样惊讶非常,他让人拿来棍子,戳进去试探一番,发现竟然真的是满满一寿材的粮食。
县令凑上来献殷勤,满口胡诌道:“看来百姓家里的粮食,多的都堆不下,只能堆到寿材里来了。”
刘辩表情看不出喜怒,望着他,问道:
“这户人家,我没看到一个年轻人,仅凭老人,如何能收获这么多粮食?”
“这……这……陛下有所不知,燕县有一个陋习,每年四五月份,年轻人要出家门,到外地务工或者要饭。”
郭嘉眯着眼追问:“全都出去了?一个在家的都没有?”
县令犹豫一番,回道:“自然是有在家的,不过可能这会儿不在,下官马上让人找他回来。”
于是,他令手下人去找,没过多久,还真找回来一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