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之后有时间就去空间里种植各种植物。
这天,到了温暖送粮食的时候。
之前就跟王大爷说好了,要每个月都去送十斤粮食去固定地点的。
上次的粮食,温暖在拿到皮鞭后,找了个时间,避开人群就送了过去。
之后放下东西离开,温暖也没想着用神识查看一眼,会是谁过去取粮食。
她自己心大,是一点探究欲都没有。
这不,距离上次送粮食快满一个月了。
温暖就将准备好的粮食装在背篓里,一路去了指定地点。
之后放下东西,遮掩了一下,便转身去了山上。
今天王大爷也说了,这几天气温降的厉害,让她再放几天牛,就可以放假了。
毕竟天气太冷,牛群待在牛棚里比待在室外会暖和一些。
至于冬天牛群吃的草料什么的,村里也一早就给准备好,不用温暖去管。
温暖算着,再有几天,她也可以跟知青们一样,在家里猫冬了。
秋收后,村里的农活就不多。
所以,想去上工挣工分的人也不多。
之后,等没事干了,大队长直接就让大部分人放假。
人放假了,这也就没工分挣了。
因此,有些知青忙着给过冬做准备。
而有的知青,则跟大队长请假之后,带着自己的东西回乡探亲了。
下乡后,知青也是可以回去探亲的。
只是这个探亲假,一般都是在农闲的时候。
像北方猫冬的时间长,只要条件允许,知青们可以在猫冬前请假回家。
在家里过个年,之后再回来村里。
至于为什么不临近过年的时候再请假,主要是怕有个万一。
北方的天气,一个不好,就会大雪封路。
这将人挡在下乡走不了,或者是买不到回来的车票,时间都是可以延后的。
就怕那种走在半路上,不前不后的情况。
路上耽误几天,等可以通行了,假期也快到了。
那还回什么家,直接回村里接着上工得了。
所以,在温暖还每天拿五个工分的时候,知青点的前院已经有一半知青离开了。
新知青们,还没有探亲的权限。
根据规定,得下乡一年后,才有探亲假。
剩下的老知青,则跟大部分新知青一样,一边为自己过冬做准备,一边悠闲猫冬。
说起来,今年的新知青都住单间,老知青们还在嘀咕,说这些人年轻,手里有钱就知道花销。
看看他们住的单间,一年的租金就不少。
看看他们坐拖拉机买回来的东西,一堆一堆的往回搬。
看看他们跟村里人换菜,真没亏了自己的嘴。
看看他们上工,一个拿满工分的都没有。
看看他们挖的地窖,嗯,真小,还没他们自己挖的大。
看看他们种的地,呃,长是长出来了,看着收成也不错。
看看他们的分的粮……,工分全换粮食搬地窖里,柴火都给自己搭了棚子放好了。
看看他们的衣物,自己买了棉花让人帮忙做了保暖的被褥放在炕上,过冬都不用愁了。
结果呢,到头来,他们跟着新知青学着干了好多事。
之前还隐隐有些排斥新知青的,现在呢,大家都是一个屋檐下的伙伴,排斥什么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