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自己也是,这新衣服才缝制好,温暖洗干净还没等上身穿呢,就等来了开工的消息。
得,现在也不用穿了。
既然要上工了,这还是接着穿旧衣服吧。
至少旧衣服抗造,就算脏了破了自己也不会心疼不是。
最后的两天,温暖真是宅到家了。
她除了吃饭方便,就一直躺在炕上没下地。
等上工的第一天,温暖被闹钟吵醒,人还有些懵。
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自己今天开始就要上工干活,不能再躺平偷懒。
温暖等脑子清醒后,这才开始起床洗漱。
如今的日头晚,闹钟响起,门外的天色还没大亮。
温暖吃了早饭后,这才穿戴好出门上工。
而大多数人跟温暖一样,出门的时候脸色都没那么精神。
好在春耕才开始,大家干的活也不重。
在适应了几天之后,温暖的生物钟这才恢复如常。
从春耕开始,温暖的闲暇时间就少了很多。
就算是有休息日,她也都耗在自己的自留地里,没跟着大家一样去公社放松。
等入了夏,大青山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知青下乡。
好在去年的时候有不少知青修建房子搬出了知青院,让这些新来的知青不至于没有地方住。
不过,也因为来了生人,知青点开始热闹了不少。
自打温暖下乡,已经有三年整。
而知青点还有比温暖来的更早的知青,大家之前还对回城抱有希望的。
可随着时间推移,那种希望看着更加渺茫了不少。
尤其是跟之前嫁人结婚的知青相比,坚守在知青点的知青们就看着傻乎乎的。
抱着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一直在等,前路不明,时间未有期,可不就是傻嘛。
再看看那些嫁人生子的知青们,大多数都不用整日在地里忙活。
要是管家有方的,还可以跟丈夫孩子一起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尤其是在那些嫁给了军人的知青,这些人的生活就更好了。
要是不能随军的,家属每月也能够收到邮寄回来的津贴养家。
要是能够随军的,那生活就更好了。
丈夫是军人,要时常出任务不着家。
她们就只需要管好自己和孩子就好,也不用每日都面对婆媳关系,身心自然顺畅的很。
再看看知青们,每日早出晚归,就是为了那一日三餐。
就算是想打牙祭,还得等到假期才能够坐几个小时牛车去公社,一来一回的,费时费力又费钱,哪有那些嫁人的知青过的好!
虽然心底对于回城的想法还是有的,可在时间推移和怨念丛生下,就让不少人动摇了。
其中,男女知青算是各占一半人数。
不说女知青,就是男知青在下乡前,都是双手不沾阳春水的人。
就算是家里的扫帚倒了,也不带多看一眼的。
结果下乡后,他们啥都要做。
不做的话,就只能耗着。
反正下乡的人都一样,谁也不会惯着谁。
至于找人帮忙做,一来怕被人举报有资本主义心态,二来他们的财务也不足以让他们那么随意挥霍。
所以,时间一久,他们自然就啥都会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