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温暖便没再说什么,笑着道别离开。
现在村里人出行,不再受时间限制。
过年期间,赶牛车的大爷一直在岗。
见到温暖来了,他也不意外。
这几天,他已经送了好几波知青离开。
温暖会离开,也是注定的事。
对于大爷,温暖也算是面熟。
两人打了招呼,便等人齐全了,出发。
再一次走上去公社的路,温暖心里的感慨自然是不用说。
她沉默着,看着冬日的北方大地。
辽阔而又空旷,远处还有起伏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画。
牛车的速度不快,可也终会到达目的地。
等下了牛车,温暖笑着跟大爷告别。
大爷的年纪不小了,等温暖再次回来,两人怕是没有机会再见。
当然,也有万一。
毕竟这人的寿数,都是说不准的事。
告别了熟人,温暖看着天色,朝着招待所走去。
这年头的酒店少,尤其是小城市,还只是常见的招待所给行人提供住处。
温暖让人给自己开了一间单人间,住一晚,花费也承担的起。
先搞定了住的地方,她先去房间里修整,之后再想别的。
毕竟,公社距离最近的火车站,还很远。
午睡醒来,温暖便出门了。
她走在街上,看着这个落后而又充满朝气的年代。
七九年的春节,即便这北方小城的信息落后了些,可也能够看得出来,这里的一切都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
温暖这些年来过公社好几次,可这里的改变也只有近两年才会大一些。
走到国营饭店,温暖进去吃了买饭。
说实话,虽然她在北方住了几年,可对于这里的美食品尝的并不多。
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对于奢靡的生活有了限制。
上行下效,自然不会跟建国前一般,有的饿肚子,有人品佳肴。
当然,也有这个时代的限制。
也许在未来,温暖会为了一口美食,而专门再回这里一趟。
今日点了两个菜,主食是米饭。
温暖不赶时间,就坐着慢慢吃。
她有闲心,一边吃饭,一边留意周遭的变化。
说起来,公社这里,也不会没有别的饭店出现。
现在虽然门头什么的没有光明正大的挂出来,可也让人知晓,他们那店面正在营业。
街上还有小摊贩什么的,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的。
现在红袖章什么的,也不出现在街上抓人了。
时代的后遗症,都在慢慢消减。
人们的限制少了,主动性就多了。
就穿衣自由来说。
之前温暖所见到的人,穿着都以朴素为主。
衣服的颜色,也多为黑灰色居多,据说这样的衣服耐脏。
当然,这个年代的人们对于那一抹橄榄绿也是极为向往的。
即便当不了兵,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也会想方设法的买,或者是借来一件绿色军装穿着宣誓结婚。
时代的特色与人民的信仰,在结婚这件大事上显得尤为突出。
温暖在大青山村的时候,就有见过不少人在结婚的时候去租借军装的。
当然,这要是赶上军人回家探亲,来跟对方借军装结婚的人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