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长度计量单位有寸、尺、丈、里,比“里”还大的就是“铺”。
一“铺”的距离相当于十“里”。
明朝的一里等于150丈,一丈等于10尺,一尺等于10寸。
明朝时期的规制,一里路的距离,竟然大致上相当于现在的500米,和现在的一里路距离竟然是相等的。
假如你穿越到了明朝,说你们县城到省城的距离是100里路,按现在的计量方式,或者明朝的规制,距离竟然都是一样的,你说神奇不。
十里铺到二铺的距离是十里。
二铺到三铺的距离是十里。
三铺到四铺、四铺到五铺的距离也一样是十里。
五铺到宿州的距离差不多50里,现在使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和国际接轨,竟然还能和历史上使用上千年的计量方式对的上号,不能不佩服先人们的伟大智慧。
这里所说的挖宝,和盗墓、摸金是两码事。
不需要看风水点穴位,也不需要专业盗墓工具洛阳铲,更不需要专业盗墓人员出马,三两个人一起,拿起家里的铁锹、铁锨就可以开工了。
随处找个你自己认可的地方开挖,往下一两米深如果是沙土,就到了隋唐大运河时期的河道。然后凭运气,除非故意作假,只要能挖出来不用鉴定就是唐宋文物,如果不是唐宋,必然更值钱,一定是隋。挖的最多的是瓷碗,也有瓷盆、工艺品。
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到了元朝,运河改道,洛阳到扬州这一段运河就废弃了。
我亲眼看到过一只刚出土、大概半米的高唐三彩马,当场有文物贩子出28万,没卖。后续不知道卖了多少;
听说三名警察开着一巡逻车晚上正常巡逻,发现十几人一个团伙正在挖盗洞。碍于人数悬殊,没敢径直前往执法,敲镇山鼓、拉警报把人吓跑了。接下来联系文管部门沿着原来的盗洞继续挖,应该是古隋唐运河码头附近一个仓库,全部是带花白瓷碗。听说是长安皮卡一车厢没装完,当时行情一只碗能卖五万左右……;
安徽段还有几个人挖到挺大一根木头,害怕了不敢自己挖、打报警电话报了上去。有关单位来人用挖掘机开挖,最终挖出来一条保存完好的木船,修复后1999年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过,安徽电视台连着好几天报道,船上国家一级文物好几件,二级更多,评不上级别不胜枚举。
刘叔来了兴趣,问到:“河南、安徽政府职能部门、文管部门、警方没有人管理吗。”
爸爸分析认为,一是距离较远、太过分散;挖宝的范围宽度仅有150米左右、却达到数百公里长、横跨河南、安徽、甚至部分江苏的范围;
二是公路两侧的运河遗址、分属两省管理,交界部分不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