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是租来的房子,但对于此刻的张峰而言,它无疑是解了燃眉之急,为他和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路过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正闲聊的村民看到了张峰满脸喜悦的样子,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王大爷首先开了口:“哟,张峰啊,这是遇上啥喜事儿了?瞧把你乐的!”
张峰停下脚步,笑容满面地回答:“大伯,您还不知道呢?我找到房子了,孩子们终于有个安稳的地方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旁边的王大妈闻言,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昨天分家,就怕看你和媳妇为了找房子急得团团转,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旁边的小李媳妇也插话道:“张峰哥,你可真有本事,这么快就搞定了。这下孩子们不用再挤在那破旧的小屋里了,真是恭喜啊!”
村民们大多对张老太夫妻俩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身为长辈,却处处挑起兄弟间的战火。而且,没有任何缘由地,偏向大儿子,却日日欺压小儿子。
事实上,村民们私下里早就议论纷纷,对张老太夫妻俩的行为感到既不解又愤怒。
老一辈本应是家族和睦的纽带,是智慧的传承者,但在张老太家,这份期望却化为了泡影。
他们不仅未能平息家中的纷争,反而成了挑起兄弟阋墙的导火索,这让村里的老一辈人摇头叹息,年轻一代则是心中愤愤不平。
“真是世风日下啊,张老太他们怎么能这样呢?”李大娘边择菜边对身旁的王大妈抱怨,“同样是亲生的,怎么就能偏心偏到天边去?小儿子那么孝顺,却天天被指责,大儿子啥也不做,反而被宠上了天。”
“就是啊,这世道还有没有道理可言?”赵伯也加入了讨论,一脸愤慨,“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不明事理的长辈。小儿子辛苦干农活,就想让家里人过得好点,结果回来还得受气,这像什么话!”
村里的孩子们虽然不懂大人们复杂的情感纠葛,但也隐约能感受到张老太家的气氛不对,偶尔见到张峰家三个孩子在村头沉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孩子们便会悄悄围上去,用他们纯真无邪的方式给予安慰,或是一个拥抱,或是一颗糖果,试图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温暖三个孩子的心。
听到张峰家找到新地方住了,村里的孩子们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张叔叔,你们家有新家了吗?新家大不大?有没有好玩的地方?”
张峰弯下腰,温柔地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眼里满是慈爱:“是的,孩子们,我们很快就有新家了。虽然不大,足够让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欢迎到时去玩。”
村民们听后,都纷纷投来祝福的目光,有的还从家里拿出些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非要让张峰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这份淳朴的邻里之情,让张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更加坚定了他要努力赚钱,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生活的决心。
在村民们的一片赞许声中,张峰继续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
张峰回到家,一家人都没有在家,张峰寻思王雪芬应该到地里去干活了,她昨晚后半夜一直没怎么睡,一边担心带着孩子们搬到哪里,一边想着这几块农田种些什么可以快些卖钱的,最好自己家里也能吃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