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夫人,高将军,不知王爷临出征,可……还留下何吩咐?”郑栋国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官服和鹿郡太守大印,朝着一旁座椅上的顾倾城,和高擎问道。
“哦,王爷说,这鹿郡数十万百姓,便托付给郑太守了,王爷已吩咐妾身代笔,写了奏章,请郑太守过目指教后,便派人快马送去京城,递呈朝廷内阁和当今陛下。”顾倾城说着,看了一眼元如婳。
元如婳会意,忙自衣袖里取出一本奏章,双手递向郑栋国。
“多谢夫人!王爷的奏折,下臣……”郑栋国见元如婳对自己这般礼敬,赶紧弓腰,双手接过那奏章,却不敢打开。
“呵呵,郑将军,这可是王爷临行前,特意交代顾夫人,要让郑将军先过目。王爷对郑将军……可是推崇的紧呐!”高擎在一旁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
“蒙宁王殿下抬爱,下臣感激不尽。”郑栋国见高擎如此说,心里倒是信了三分。便站着将那奏折打开,只是粗略一扫,顿时脸色一变。原来,李胤竟然是要向朝廷推举,让他郑栋国出任中州刺史,掌管全州军政!
如今大唐之下,宁,幽,青,济,徐,扬,荆、豫、中九州,加上京兆府,可是有半数的州刺史是由藩王在兼领,如青州王李仲谋,济州王韩超群,幽州王杨珉,宁王李胤,汝阳王李季言等。郡王以上为州蕃,若他郑栋国,成了掌管中州军政的刺史,无疑就是新一届的,无爵中州王!因为按理来说,州刺史只管州内政务,而军政齐领的,都会被封州蕃,也就是州王!
“下臣……才疏德薄,不堪重任,怕是要有负宁王殿下所托……”。郑栋国实在不敢接啊,一般像他这样的一郡太守,要想升迁,按照惯例,是会先调入朝廷三省六部,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呆个三两年,直到顺利通过皇帝的多方考验,能完全取得皇帝的信任,才会有那么一丝希望,外任州府做刺史,或一州守将。可如今,李胤就这样硬是举荐,那怕是根本行不通。
“哎哎哎!郑将军,郑将军!王爷可说了,眼下中州战事正到了紧要之处,若把这中州交给旁人,王爷可不放心,这万一要是被截断后路……王爷可不敢拿麾下近十万将士的性做赌啊。王爷说,如今只有你郑栋国哪怕是暂时坐镇中州,他才能安心击溃叛军,生擒李苕,否则……他宁可退军,直接南下扬州,或回军宁州”。高擎诚挚的攀住郑栋国的胳膊道。
“可老夫资历不足,朝廷也不会许诺,又何必让宁王殿下……”。郑栋国婉转的说出原因。
“郑太守,不必多虑,王爷说过,即便朝廷不许将军权令中州,但至少这个中州刺史的位子,眼下应该还是会答应的。”顾倾城信心十足,对于王爷的布置,她向来都有谜一样的信心。至少,从当日诗会跟随他身边至今,王爷的谋划和布置,还真是没出过差错,那家伙好像就没怎么吃亏,除了成亲当日,颜真定、李倩芝两人的叛变。
“太守,不如先处置鹿郡的事务,这刺史的位子,无论朝廷许与不许,总不能置王爷的大军安危,和鹿郡数十万百姓于不顾吧?”元如婳被郑栋国称呼为夫人,这妮子的智商,似乎有了开始觉醒的苗头。
“这……唉!夫人所言有理,好吧,臣这就去前堂处置事务。”
“哦,王爷写了个目前急需处置的事务条例,前堂上诸位官署尽知,郑太守不妨做个参考。”元如婳又嘱咐了一句。
“是!”郑栋国答应一声,见再无人说什么,这次尝试着道:“臣对小女疏于管教,小女脾性顽劣,若是有言行不妥之处,还请王爷王妃,各位夫人多多海涵,下臣先替她们赔罪了。”
顾倾城看了一眼元如婳,元如婳会意,朝郑栋国微微屈膝一礼,正色道:“郑太守言重了,贵府三位小姐,个个貌美如花,知书达礼,雍容端庄,举止得体,深得夫人和王爷喜爱,只是,昨日夜间王爷借宿贵府之时,为贼人所扰,王爷和青衣夫人等,虽力退鼠辈,但却一时不慎,为贼人所趁,牵连三位小姐身重迷毒,昏迷不醒,是以王爷才不得不将三位小姐自贵府带出,为了三位小姐的安危着想,连夜派人送往扬州,交紫钗夫人救治去了,还请郑太守体谅。”
“什么?中毒?”郑栋国顿时心里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