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汉兵王 > 第171章 水太深

第171章 水太深

张骞没说话,只是看着赵延年,眼神中既有惊讶,又有欢喜。

赵延年被他看得不自在。“我说得不对?”

张骞收回目光,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又想了一会儿。“你觉得於单和伊稚邪谁更可怕?”

“对我来说,没有谁是可怕的,只是麻烦。”

张骞忍不住笑了,也不计较。“那在你看来,谁更麻烦?”

赵延年闻言,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

张骞也不催他,静静地等着。

赵延年考虑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於单避汉军锋芒,退守大漠之北的单于庭,打算与大汉讲和,错了吗?

恐怕未必。

实际上,匈奴最后的出路就是如此。

对匈奴人来说,与被打得头破血流再讲和相比,现在与大汉讲和,反而是最有利的时机。

你可以说於单软弱,也可以说於单无能,但不能说他这个选择不对。

相反,伊稚邪延续对大汉的强硬,甚至不惜内乱,反而是一种失去理智的表现。尤其是在盛夏出兵,攻击汉境,这已经违反了基本常识,简直是在赌博。

共友贸然出击,未尝不是看到了这一点,想迎头痛击伊稚邪。

“差不多吧,各有得失,都不是什么聪明人。论眼光,於单好一点。论能力,伊稚邪强一些。如果他们能和睦相处,取长补短,或许不错。”赵延年忽然灵光一现。“这不会就是军臣单于的想法吧?”

张骞笑出声来。“你高看军臣单于了,他可没有这样的见识。就我知道的军臣单于,其实和伊稚邪很像,他们都是那种还以为匈奴强而汉弱的老朽,到死都不会明白形势已经不同。反倒是於单年轻,看得更清楚一些。可惜的是他太年轻,却被儒生所误。”

“你是说段叔?”

张骞点点头。“段叔有个兄长,叫段仲,是董仲舒的弟子。论学问,他比段叔强太多了。可是在朝中,他不过是个备顾问的博士,可以提意见,却无法左右天子的决定。”

张骞伸手一指。“隔壁的东方曼倩,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学问又在段仲之上。可是他同样无法左右天子的决定。为何?”

赵延年有点明白了。“天子自有决断。”

张骞有些兴奋的一拍手掌。“没错,天子自有决断。贤弟,你可知天子如何决断?”

赵延年摇摇头。

他不能再说了,虽然他对汉武帝略有了解,但那些了解都来自于史书,是不是真的,谁也不清楚。

再说了,他一个边关戍卒,如何知道天子议事?

万一被误会成间谍细作,那可就麻烦了。

“天子有疑,会召近臣多方咨询。还不释疑,则诏大臣议之。反复再三,然后择善而从。就比如筑城朔方,群臣前后讨论十余次,最后还是主父偃力谏,这才定论。这些事,可是段叔能一言决之的?”

赵延年明白了张骞的意思。

不论是君还是臣,於单、段叔的组合都太弱了,根本不是汉朝君臣的对手。

於单和天子没法比,段叔在汉朝连上朝参与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除此之外,天子虽然推崇儒术,却不唯儒学是从。他看中的是实用,谁的意见好就听谁的,是否符合圣人经义并不重要。

主父偃可不是什么儒生,那是一个纵横家。

说到底,还是於单见识少,被段叔说的儒家经义迷惑住了。

当然,也可能是双向奔赴。

越是软弱的人,越是向往儒家的理想世界,希望所有人都是讲道德,行仁义的君子。

弱肉强食的现实世界太残酷了,对他们不友好。

“这么说,伊稚邪看似强硬,实则是自取灭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