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汉兵王 > 第176章 同道中人

第176章 同道中人

赵延年的拒绝,让赵破奴很为难,也让张骞有点尴尬。

他知道赵延年一直有主见,不随便听人劝。他没有征得赵延年的同意就推荐他,失礼在先,怨不得赵延年拒绝。

但他还是有些不理解。

这么好的机会,赵延年为什么要拒绝?

是因为平陵侯苏建吗?

李广的名声可比苏建强太多了,就算是李椒,实力也不在苏建之下。苏建唯一的优势是封了侯,可是李椒到了代郡,立功的机会很多,封侯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赵延年之前曾说老一代的名将思维相对保守,可李椒并非如此,他正当少壮,也愿意接受新的观念,正是赵延年理想的上官。

张骞忍不住说道:“赵君,李椒弱冠为郎,随侍天子左右,与长平侯等熟稔,与平陵侯也不陌生。他和平陵侯苏嘉是好友,往来甚多。你如果担心平陵侯不快,大可不必。”

赵延年有点为难。

他知道张骞是一片好心,从客观条件来说,李椒也的确很适合。

唯一的问题就是命不好。

偏偏这个理由又说不出口,他只是武术高手,不是相术高手。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东方朔开了口。“子文,赵君有公务在身,还是应该先回朔方。李椒上任,必然要经过九原,或许还会去朔方与平陵侯见面。他如果真想延揽赵君,到时候再提也不迟。”

见东方朔开了口,张骞没有再说什么,转而说起了其他事。

他今天不请自来,除了告知向李椒推荐赵延年二人的事,就是要说一些最新的消息。

左内史公孙弘回来了,向天子汇报了此行的结果。他反对用兵西南,原因是开销太大了。西南山高水长,运输不便,而且易守难关,诸夷容易反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征服的。

天子很不高兴,命主父偃等人与他辩论,最后公孙弘让步了。

他不再反对用兵北疆,只是建议天子收缩战线,罢西南战事,集中人力、物力,打击匈奴。

赵延年很意外,幸福来得太快。

但是张骞立刻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虽说朝廷已经有意将征战的重心转向朔方,但短期内出兵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数万大军出塞,需要准备的物资极多,需要时间。

山东黄河决口,至今未能修复,不仅收不到赋税,还要消耗大量物资救灾。朝廷决定先堵住决口,恢复生产,之后才能考虑朔方的战事。

总而言之,还要等等。

赵延年有些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没真正领过兵,却也知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没有钱粮、物资,大军是动不了的。几十万大军无后勤作战的故事,只能出现在演义里,现实中根本不可能。

或许这不是坏事。

如果能利用好这几年时间,他或许可以积累经验和功劳,从普通一卒升迁到小军官。

毕竟当的官越大,封侯的可能性越大。

普通一卒是很难封侯的。

说完了朝政大事,接下来就是闲聊了。

主要内容还是武艺。

东方朔说,他这几天反复思考赵延年的观点,觉得剑作为战场兵器,的确遇到了瓶颈。可是这未必是坏事,脱离了战场这个特定环境,剑术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走另外一条路,真正成为剑道。

套用庄子的观点,战场上的剑是庶人剑,脱离了战场的剑却可以成为诸侯剑、天子剑,当然也可以成为神仙剑。

所谓神仙剑,就是人剑合一,练剑即练身,练身即练剑。

后面的话,赵破奴、仆朋就有点听不懂了,张骞也是一头雾水。

只有赵延年隐约听出了一些苗头。

简而言之,东方朔说的神仙剑和不再局限于技术,而是开始注重养生的内家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练剑来练心,人剑合一即身心合一。

在这个时代,与封侯拜将一样受欢迎的,就是修炼成仙。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无不如此。

东方朔是青州平原人,青州本就是神仙思想最为浓厚的地方,他本人后来也被列入神仙传,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

赵延年谨慎的表示,东方朔的想法不错,但修仙比练武更难,需要的时间也更久,甚至可能是遥遥无期。能否成功,不仅要看个人悟性,还要看机缘。

东方朔听了,放声大笑。

他指指赵延年说道:“你就是我的机缘。我想过了,我不太可能有上战场的机会,就算官至丞相,也不可能封侯,倒不如就此断了这等心思,一心求道,说不定能有所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