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惊喜谷”旅游生态圈在服务质量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站稳脚跟,成了游客们心中的“白月光”。
狐灵儿和阿强却没有就此满足,他们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想要让景区长盛不衰,必须得开辟新的赛道。
于是,一场多元化拓展的大计划,在两人的脑海中悄然成型。
“阿强呐,你看咱这景区现在虽然风光无限,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咱们得拓展业务领域,来个‘多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狐灵儿在景区的战略规划会议上,目光坚定地对众人说道。
阿强摩拳擦掌,兴奋地回应:“灵儿,你这想法太赞了!这就好比游戏里解锁了新的职业技能,咱们可以开启全新的冒险之旅啦。
”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和分析,狐灵儿和阿强把目光投向了旅游教育产业。
他们发现,随着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研学旅行市场正蓬勃发展。
“惊喜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完全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
说干就干,景区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教育专家、导游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学团队,开始研发研学课程。
可这课程研发之路,就像唐僧取经,充满了艰难险阻。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大家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觉得应该多设置一些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学习动植物知识。
”一位教育专家说道。
“不行,传统文化才是咱们的特色,应该重点开展传统文化体验课程。
”另一位专家反驳道。
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现场火药味十足。
“哎呀,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咱们别争啦。
”阿强赶忙出来打圆场,“咱们可以把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发综合性的课程。
比如,在讲解植物知识的时候,融入古代诗词中对植物的描写,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一场纷争就此平息。
课程内容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和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问题。
为了推广研学课程,景区的工作人员四处奔波,拜访各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可很多学校对“惊喜谷”的研学课程并不了解,心存疑虑。
“你们的研学课程真的能让孩子们学到东西吗?会不会只是打着教育的旗号让孩子们来玩啊?”一位学校领导问道。
面对质疑,工作人员耐心地介绍景区的优势和课程特色:“我们的研学课程都是由专业的教育团队精心设计的,通过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而且,我们还有专业的导师全程指导,确保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一些学校愿意尝试合作。
但在合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学生需求各不相同,课程的定制化难度很大。
“这所学校希望课程能更侧重于历史文化,那所学校又要求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这可怎么弄啊?”负责课程对接的小李愁眉苦脸地说道。
狐灵儿安慰道:“别着急,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咱们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
这就像厨师做菜,根据客人的口味进行个性化调味,才能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美食。
”在狐灵儿的指导下,研学团队成功为不同学校定制了专属的研学课程,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这次研学旅行太有趣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