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这个“老舅”,就喜欢拉着“小侄”皇帝一起下水,还老是用长辈的口吻跟皇上说话,这事儿谁不知道啊,可他毕竟是长辈,李治皇上也只能让他三分。
虽然是舅舅,但别忘了,他更是个大臣。
按理说,舅舅得护着外甥吧,但皇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想想看,那时候李治还是亲王、太子,多好掌控,长孙无忌就在他身上下了政治赌注,给他贴上了“长不大、不自立、好说话”的标签。
一想到这,青年皇上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李治哥哥二十多岁就坐上了皇位,正是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可总有一个家长在旁边指手画脚。
再看看褚遂良购房那档子事,真是越来越让人失望,舅舅明摆着包庇褚遂良,总是在PUA他。
李治原本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结果跟这些家长的传统观念、各自的私心,撞了个满怀。
这是他第一次自己做决定,下定决心要摆脱这个大家长的束缚,于是就趁着褚遂良由于购房案,被罢免了宰相,赶紧做了个人事调整。
李治未征得舅舅的同意,便封于志宁为左仆射,张行成为右仆射。
高大人则被任命为侍中侍郎,他们都是太子时期的旧部。
到了652年,褚遂良回归担任吏部尚书,青年皇上继续为宇文节和柳奭升官,却不知道自己这点儿小动作都看在老舅大家长的眼睛里,自己就是个跳梁小丑。
小兕一脸无奈地摇摇大脑袋:“唉,稚奴锅锅真是栽了个大跟头!你看这局面,皇后的亲舅舅、于志宁、褚遂良,这些人全都成了长孙无忌的‘专属棋子’,连棋盘上的棋子都能动,李治就成了那个动不了的‘死棋’。大家伙全都说‘李忠若是当了太子,咱们才安心’,不顺着我们的皇帝不是个好皇帝,那锅锅也不能等着当‘炮灰’吧!这压力山大的,简直是‘查查分不清楚谁是山大王’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