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出门在外,钱多了日子才能过得舒坦。
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不能亏待自己。
经过一天一夜的行驶,火车终于到了京市火车站。
跟云城火车站不同,京市火车站有不少挎着篮子卖东西的小贩。
虽说这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个体经济也没放开,但似乎也没人管,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
出了站,傅明晖找来一辆三轮车将两人的行李搬了上去,再扶着夏黎上了三轮车。
“你要是饿先吃点饼干垫垫底,天快要黑了,我们还是早点到学校去。”
夏黎明白,这时候的治安跟以后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他们还带了这么多值钱的东西,肯定安全最重要。
青大还没有开学,两人预定计划也没准备去报到,只在学校旁边开了间招待所。
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难说哪天报到就买那天的火车,所以有不少人提前来,招待所已经住了不少人,年纪相差有点远,男男女女都是来报到的。
不过夫妻俩一起来青大报到,还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五湖四海的坐在前台把话匣子打开,各种方言杂糅在一起,倒也能聊得下去。
来之前就说好了,她怀孕了,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所以希望能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
之所以说租,那是因为房子不能买卖。
不过坐三轮车过来的时候,跟开三轮的本地人聊了会儿,才知道京市的房子现在可以买卖了。
能买还还租什么?早买早安心,坐等做包租婆。
傅明晖自然没有意见,花这么多心思带这么多小黄鱼来,肯定不是为了放生吧。
就是房屋出售的消息太少了,根本没有打听到。
招待所上班的前台就是本地的,夏黎给她送了一套发饰,两人就成了“好姐妹”。
第二天两人中午饭还没吃,就给夏黎介绍了一套房子。
房子是一套一进的独门独院,是少见的两层,应该是原来大院子隔出来的小院子,加院子占地面积差不多一百多平米的样子。
两个人住倒是绰绰有余。
关键是房子看起来保养得很好,家具什么的也都在,若是添点儿日用品啥的基本就能住人了。
夏黎冲傅明晖点了点头。
傅明晖问:“大哥,这房子多少钱?”
房东犹豫了。
傅明晖用本地口音又问:“这房子你不准备卖吗?”
房东依旧有点纠结。
带他们来的前台小姐姐帮房东开口了,“顾叔不想要钱。”
夏黎:?
傅明晖似乎懂了,却又装不懂,“不想要钱?难不成是以物易物?”
前台小姐姐道:“是的,顾叔想要……金条。”
虽然他们有金条,但是这感觉怎么这么奇怪呢?
“为什么?用现金不是更方便吗?”这么想的,夏黎也这么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