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争论的深入,两位老师的语气逐渐激烈,甚至开始互相指责:“你根本不了解公立学校的优势!”朱老师激动地说道。
“你也不要高估私立学校的所谓优越性!”涂老师不甘示弱,眼中闪烁着火花。
葛望坐在一旁,感到越来越困惑。他试图从他们的争论中理清思路,却发现他们的争吵似乎已经超出了小雨的教育问题,变得个人化起来。
就在这时,葛望突然听到了一句关键信息:“在公立学校里太圈了,孩子、老师、家长都太累了,你怎么就不能听我的呢。”朱老师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指责。
“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社会的苦,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你们私立学校孩子那样有个好的家境的。”涂老师毫不示弱,眼中闪烁着火花。“我们已经分手好久了,更不用听你的了。”
葛望恍若被雷击中,意识到他们之间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瓜葛。他们曾是恋人,而分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选择去私立学校,另一个则选择留在公立学校。这一切让他感到无比复杂。
“你们两个先冷静冷静!”葛望终于忍不住打断他们的争吵,“我们今天的重点是小雨适合去哪里,而不是讨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哪个更有优势。还有,你们难道就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分手的?难道你们的情感真的比工作还要重要吗?”
这几句话让朱老师和涂老师都愣住了,意识到自己的争论已经偏离了主题。葛望继续说道:“我觉得教育就像是治病,要对症下药,否则只是适得其反。没有绝对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最适合个体的方式。”
两位老师面面相觑,心中也觉得葛望的话有些道理,纷纷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朱老师和涂老师都意识到,争论谁的学校更好并不能帮助小雨,反而可能会让她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到困惑和不安。
经过一番争论,三个人终于静下心来深入讨论。他们意识到,小雨可能是因为被妈妈冷落甚至虐待,心理上比较敏感,这种状况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支持。朱老师提到:“我们私立学校的班级人数相对较少,通常只有二十人左右,这样的环境更容易让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涂老师也点头表示赞同:“在这样的班级里,小雨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指导,有助于她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葛望听后,内心逐渐明朗起来。他想起小雨曾经对他说过她想去私立学校的愿望,心中有了决定:“既然我们都认为私立学校更适合小雨,而且我家里的经济条件现在也能满足她回到私立学校的要求,那就让她回去吧。”
涂老师,叹了口气,“我真的很喜欢小雨这个孩子,她聪明又懂事。在学校,她虽然刚转过来不怎么适应,但她一直很努力。这要转走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朱老师补充道:“是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需求。我们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虽然会有些不舍,但看到小雨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心里还是感到欣慰的。”
葛望感激地看着两位老师:“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小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我会尽力给她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决定做出后,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他们慢慢聊到了其他的话题。葛望看到两个老师开始聊起了他们之间的趣事,谈到以前一起时的一些搞笑经历,忍不住被他们的欢声笑语感染。
然而,葛望心里暗想,自己在这里似乎有点像电灯泡。他不想打扰他们的快乐时光,于是便找了个机会,微笑着说道:“你们聊得很开心,我就不打扰了。今天谢谢你们的建议和支持,我先去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