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一脸严肃地说道:“贾大妈,你们是一家人。我建议你们把户口都签到一起,这样以后您大孙子也是城里人了。”
贾张氏摇头拒绝:“你不用劝我了,我们把户口迁到这边来村里的土地就会被收回。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就指着我儿子的那点工资可养活不了这一大家子人。”
小赵一看劝不动也就不再浪费口舌了:“贾大妈,您要是想迁到城里来尽快来街道办找我们。时间截止到月底,你们一家好好商量一下吧!”
小赵接着就去下一家登记去了,小赵一走贾张氏呸了一口出来。
“这个小赵不安好心,还想着让我把户口迁到这边来他给我粮食吃啊!咱们那点地租出去,一年两季收的租子就够一家人嚼用了。”
秦淮茹还是想着把自己和儿子的户口迁过来,虽然她嫁给城里人也在城里生活可是户口还是农村的。
“妈,要不把我和棒梗的户口迁过来吧!一家人怎么能在两个户口本上,村里留您一个人的地种点菜就行了。”
贾张氏白了秦淮茹一眼:“你说的轻巧,你是不吃不喝还是出去当工人赚钱?光东旭那点工资,够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吗?”
贾东旭终于开金口了:“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每年也不用买什么粮食能省不少钱了。关键是户口迁到城里来,那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傻柱听着贾家的对话就直摇头,虽然贾家现在日子过得轻松一点。以后可就只能是贾东旭挂墙上,秦淮茹和孩子才能吃上商品粮了。
往后的形势真是越来越严峻,市面上的粮食越来越少。
很快四合院的众人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家就开始疯狂往家买粮食。
尤其是家里人口比较多的几家,那都是一袋子一袋子往家扛也不嫌弃粮食价格贵了一倍。
就连抠门的三大爷阎埠贵,都狠心跟着买了三百多斤的粮食。
傻柱也象征着性的陆陆续续骑着自行车驮回来两袋面粉、一袋大米、一袋小米。
只有贾家没有行动,秦淮茹也和贾张氏提议过买点粮食存在家里。
贾张氏说什么都不同意,这时候买粮食多贵啊!这花的可是她的养老钱,说什么都不能动。
最后易中海都劝贾东旭买点粮食,可是贾东旭一句我妈不给钱不让买高价粮。
易中海也懒得说什么,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就在大家花高价买粮食的时候,贾张氏的兄弟套着牛车来给他们送粮食和蔬菜来了。
这下贾张氏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她就是不花钱买粮食也不用饿肚子。
秦淮茹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有这些粮食就是有缺口也不会太大了。
为此贾张氏还让秦淮茹包肉饺子招待了娘家人,秦淮茹只好拿钱出去买肉包上一大堆的饺子。
贾家婆媳二人足足包了三大盖帘饺子,里面自然也是菜多肉少。秦淮茹特意留下一帘,等着晚上贾东旭回来再煮。
贾张氏看到并没有说什么,秦淮茹中午也就只煮了两大帘饺子勉强够他们四个成年人吃。
贾张氏一个女人敞开吃,吃的一点也不比大老爷们吃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