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文脉之一。】
【然而,现存的永乐大典,只有完本4%的内容,甚至很多东西都是残缺不全的,但即使这样,仍然价值连城,被不少历史学家们视为珍宝】
【曾有人提出这么个问题,后母戊大方鼎与《永乐大典》究竟哪个更为重要呢?】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曾这么说,他认为《永乐大典》更为要紧,这书里蕴含着中华民族从先秦一直到明初的将近8000种古代典籍。】
【而在2020年,高卢鸡一家拍卖行拍卖了两册《永乐大典》的副本,最后以813万欧元成交。
按照当时的汇率约合6400万人民币,一册就要3200万。】
“多少?”
“六千万?两本?还是副本?”
乾隆年间。
即使是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也不由得瞪大了嘴巴。
若是他没有记错,当初《四库全书》编撰完成后,自己命人统计了一下《永乐大典》的副本,貌似还有九千多本吧?
一本三千万,九千本,那得有多少钱啊!!!
怕不是整个大清加起来都买不起《永乐大典》吧?
【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朱棣决定修一部巨着,用来造福万民,彰显国威。
于是就召见解缙与他一起商讨,编撰一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这部书起初并没有名字,但朱棣的要求非常的明确:一要全、二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