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二者是多么的相似。
同处于伟大的时代,相隔万里之遥的两片土地,人民的发色、肤色、风俗天差地别,却同样处在诸侯军事强人纷争的社会背景,在刀枪与鲜血之下,催生了无数的灿烂的思想之花。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数来彷如一条璀璨的银河。
如果能够将这些学者汇聚到图书馆的博学院,将会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
但学者们多数已经逝去,智慧与美德只能支撑贤者们后事之美誉,却无法在生命上给予些许的延长。
此时的秦皇嬴政还没开始遍寻仙山海外的奇异丹药。
生老病死、生灵万物无法逾越的窠臼。
入夜十分,托勒密在法罗斯灯塔之上愁肠百结地望着地中海上彻夜穿梭的航船。
灯火通明的百桨巨船,能够装载数头巨大的战象,却在浩渺的海面之上和更加浩瀚无垠夜空之中渺小如萤虫之火。
在黑色的海浪之上,一道温暖的黄色光束刺穿莽莽夜色,指引着迷途之人。
望着那在夜色中格外显着的光亮,托勒密的心中陡然灵光一闪。
无论是自己、蜜雪儿还是瓦西里,进入时空之门的时候,都有一束奇异的、难以解释白色的光芒。
托勒密认为那是除了利用透特的翡翠石板之外,开启时空通路的另一种法则!
事实证明,十三章翠玉录因为其上镌刻文字不同,应该拥有不同的特异功能,白袍人的翡翠石板能够短暂地开启“黑门”实现单体传输。
那么那神秘的白光应当是源自某个奇迹般高大无鹏的建筑之上,用来进行时空穿梭的指挥。
就像是亚历山**罗斯灯塔!!!
既然两千多年之后一位叫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家在相对论中,指出并不存在绝对的时间与空间二者似乎一体不可分割。
这些抽象的理论几乎能够使寻常之人头脑炸裂。
但托勒密眼前的“画卷”似乎更形象地帮助他理解一切奥秘。
既然暗夜之中海上的航船被灯塔之光指导空间的位置,那么人们见到的白色光束是否神奇的实现时间层面的指引呢?
灵感的之光使得他的情绪逐渐兴奋起来,托勒密抬头望向高高在上的法罗斯灯塔之顶倾泻而下的耀目光芒。
那使得法老的头顶亮得几乎白昼一般透彻。
托勒密之所以今日站在这里,源归于巴松的胁迫,他还相信图书馆之中跟踪蜜雪儿之人也同样是他,驱使他们回到过去的是他,这一切不可能仅仅是一场游戏那么简单,这位神出鬼没的家伙!
几乎可以断定的是巴松不是他的本来的称呼,而其费尽心力的一番“折腾”其中必有深刻用意。
托勒密已经按捺好奇心太长的时间了,现在似乎到了他应该吐露一切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