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瓦斯爆炸事故的性质特别恶劣,引起了高层的震怒,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相当严厉。
古城矿务局局长书记被撤职,分管生产和安全工作的副局长,以及陈村矿矿长书记等数十人,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罪、玩忽职守、渎职、受贿等罪名,被判入狱。
受到追责的人中,最悲催的非甄荣莫属,他花了那么多心机,费了那么大的劲,强行插队上位,仅仅当了半年多书记,却因为这起事故被一捋到底,被要求按照普通干部的待遇提前退休。
人世间,有很多事真的很难预料。
半年多前,甄荣要不是下手那么狠,抢的那么凶,矿务局书记的位子根本轮不到他,那他就不会因为这起事故被波及,至少还能在纪委书记岗位上再风光几年,退休待遇将会比现在好很多。
和甄荣的悲催比起来,局党委副书记郭民选,无疑是这次特大事故中的幸运者。
如果不是因为甄荣暗地里使阴招、下绊子,抢了本该属于郭民选的岗位,这次黯然下岗的肯定是郭民选,而不会是甄荣。也就是说,插队到郭民选身前的甄荣,事实上替郭民选顶了雷,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郭民选逃过一劫。
真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相随。
局长书记双双被拿掉后,上级从外单位空降了一名局长,同时把原来的副书记郭民选扶正,很快重组了古城局的领导班子。
这种情况,属于组织部门的常规操作手段。为了保持稳定,保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很少同时使用两名不了解情况的外来干部,因此让处在最有利位置的郭民选,轻轻松松捡了个漏。
4-11事故,对古城矿区煤炭生产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处理了一批责任人宣告结束,而只是刚开了个头。
事故的救援和善后工作结束后,国家层面的专门工作组撤走了,河西省以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名义,派出的庞大的督导组并没离开,而是对古城矿区所有的煤炭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多月,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期间,所有煤矿都不许生产。
排查中,督导组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了几条行政命令,一是要求古城矿务局将下辖的非国有性质的小煤矿,半年之内全部关停并转,一个都不许保留。二是宣布关闭了三十多家安全条件差,开采范围和大矿井田距离比较近的小煤窑。
政府异常严厉的监管措施,导致古城地区出现了无煤可用,煤价暴涨的情况。
作为全省产量最大的煤炭主产区,古城县有大量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光是大型火力发电厂就有三座,正常情况下,仅仅这几个电厂的日耗煤量,就超过了一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