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随羞赧地挠头:“看着简单,原来也不那么容易上手啊。”
王充好笑地摇了摇头,说教道:“你这莽撞性子真是随了你爹,注定干不了精细活计。”
于王随来说是难,可对沉浸印刷行业十几年的印刷匠来说却是得心应手,王充不用试就知道这学油印比学雕版印刷容易得多。
可惜了王充没个一儿半女,学不成这新技术。他让开位置,另一名印刷匠同样试了试这油印。
林大管事叹道:“如今画本、彩印、油印这三大利器都握在咱们手里,何愁书铺不能日进斗金。”
“不过东家,这教油印的师傅是谁?”李元问道。
盛临乐指了指云砚,说:“我印得都不如云砚好,云砚最适合当这师傅。”
李有财皱眉,不赞同道:“东家,云砚虽然年纪小,但始终都是个女子,不好教授男子吧。”
云砚本来还有点不自信,听了这话倒挺直了腰板,底气十足说:“姑娘说过,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既然能印这油印,怎么就不能教人了?”
李有财想反驳,想到这又是东家的人,不好得罪,缩了缩脖子撇开头闭上了嘴。
盛临乐淡淡地瞟了一眼李有财,说:“说得好,店里谁有本事谁就有话语权,是男是女又如何?云砚我借给店里七日,若是七日都学不会的,直接换人,这书铺也不是养闲人的地方。”
另外,画本是每月才出一期,书铺不能全指望这月刊赚钱。林大管事提出还可以翻印谦益书苑的《遇狐记》,这书上篇的首热已经卖过,下篇据说下月才能出,翻印赶一波余热还来得及。
林大管事建议:“要不也把《遇狐记》画成画本?”
盛临乐却不想惹这盗版官司,林大管事面露难色:“那就没什么好卖的了,倒是可以去蓉城找些才子文章,可一来一回少说也要耽误半个月的时间。”
蓉城?
盛二哥读书的地方?
对了!她手里有本盛二哥寄来的小吃食谱啊,这会儿应该还没有人专门出食谱这样的生活类书籍,这片市场是空的!
那本食谱上的小吃都被她家小厨房的厨子研究了个遍,有的甚至还根据盛家人的口味做了调整,都是能用漠城现有食材做出来的配方。
林大管事捋着胡须思索,一时下不了定论。
李元看了眼林大管事,拧眉问道:“食谱都是厨子的不传秘方,印成书售卖会不会被人打上门报复?”
盛临乐笑说:“都是蓉城随处可见的小吃饮食,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东西,算不上秘方。”
李元笑说:“那应是没什么问题,还没有哪家书铺想到食谱还能出书,漠城人爱吃,我觉得应该能好卖。”
林大管事听了这话,也不再纠结,点头回道:“那等这期画本印完,就印食谱来卖。”